1957年5月14日,文化部礼堂内,文坛画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北京中国画院(北京画院前身)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弹指间,六十余载如白驹过隙。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百花齐放——北京画院创作与典藏精品展”带来了北京画院的经典收藏,其中既有国画名家潘天寿的水墨巨制,也有靳尚谊、钟涵、闫振铎等油画大家或具象、或抽象的艺术佳作。
《首都之春》(局部)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由北京画院画家历时7个月集体创作而成的46米长卷《首都之春》,寄托了艺术家对祖国河山逢春焕新容的憧憬。从长卷卷尾的题跋可知,这幅巨制所表现的内容由东向西分为“通县、八里桥土高炉群、热电厂、天安门、柳浪庄人民公社、颐和园、石景山炼钢厂、丰沙线及官厅水库九大段”。当年参与创作的6位画家并无具体分工记录,但从画家所擅长题材可以推断一二——周元亮以绘制水库题材出名,可以确定画中官厅水库应由其绘制;何镜涵擅画古建筑,卷中颐和园部分应是由他负责;陶一清对北京丰沙线既熟悉亦有相关创作,故这部分当为其所作。至于为何选他们搭班子,主要考虑当时画作的欣赏主体已由文人转向普通工农大众。这一重大转变对于创作者而言挑战很大,因此需要既有革命经历又对工农兵审美品位了解颇深的美术家参与其中。
北京画院建院之初,即聚集了齐白石、叶恭绰、陈半丁、于非闇等画坛耆老,后又陆续引进周思聪、王明明、李小可等中坚力量。他们留下的传世经典作品里,既有表现大千世界万千气象的时代力作,也不乏满怀人文关怀和艺术激情的佳构。此次展品中,周思聪、卢沉创作的《矿工图》组画,是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件里程碑式创作。
早在1966年,卢沉、周思聪就着手准备创作一组表现东北矿工苦难史的力作,后因故中止,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二人决定再起炉灶,重新构思《矿工图》。为了更好表现这套沉重而又深刻的绘画主题,夫妇二人结伴奔赴吉林辽源煤矿写生采风,听老矿工讲述当年在日军暴行下的惨痛经历,绘制大量速写。工作持续了一年左右,身患肝炎的卢沉便退出了组画创作,由周思聪独自完成余下的工作。不幸的是,因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类风湿病,周思聪也不得不停止《矿工图》创作,留下了中国画史上一套尚未完成的大型人物组画,如同一曲未谱完的浩浩悲歌。
经过六十余年沉淀,北京画院积累了可观的艺术珍藏,涵盖宋、元、明、清各时期以及现当代名家之作数千件。此次展览从其中甄选出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等百余件精品,以及近年研究成果一并回馈给观者。
在层林尽染、叠嶂如画的山水作品里,既有齐白石游历河山后的“借山小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亦有李小可的诗意家园。在李小可看来,“家园”不仅是我们所处时代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也是传统文化的旨归。
20世纪50年代,李可染进行了行程数万余里的写生,长达七八个月之久,遍历太湖、杭州、绍兴、雁荡山、黄山、岳麓山、韶山、三峡、重庆……“没有1956年,就没有李可染后来的作品”,《万山红遍》等极为经典的作品相继面世,代表了李可染的巅峰水准。据鉴藏家考证,李可染共画了七幅《万山红遍》,创作于1962年至1964年间。《万山红遍》的不凡之处是画家用了大量的朱砂来渲染画面,满目红山,气势雄壮豪迈。据说,当时李可染用掉了故宫内库半斤乾隆朱砂。如此大量朱砂用于山水画,李氏可谓前无古人。
20世纪70年代,画家李小可结束了十年打铁生涯,回到父亲李可染身边研习中国画。回首过往,李小可从未觉得是苦难,倒磨练了其心性,1979年他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在从小长于北京城的李小可的记忆里,北京是沈从文、老舍、林徽因笔下的老城,胡同蜿蜒,夏日宁静,所有人家的大门敞开可以随便跨入,如今已经变成朦胧往事,展厅里的李小可画作便想借画笔诉说这份情怀。
(原标题:芙蓉国里尽朝晖)
文/戴华刚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