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与影视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野,成功的改编需要大量精细的工作,而扎实的剧本是改编剧成功的最根本保障。
小成本、无流量、零宣发,网剧《御赐小仵作》凭借8.3的豆瓣评分爆火破圈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反观这部改编剧的网络小说文本《仵作娘子》,我们可以看到从网络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成功的原因又在哪里。
典型的升级打怪换地图的网文模式,使小说具有了很好的影视化基础
《仵作娘子》首发晋江文学城,是一篇文风欢脱甚至有些不太严谨的甜宠风探案文,从女主角楚楚闯荡长安做仵作的经历入手,写她与掌管三法司的安王爷萧瑾瑜和大理寺少卿景翊协同合作,惊险不已地破解了一个接一个的案子。小说采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是典型的升级打怪换地图的网文模式。
其中最吸引人或者最有新意的地方,就是各种反差的有趣结合。作者深谙吸引读者阅读的节奏,在情节上把握了命案与甜蜜的互补。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案件不断地将读者的胃口高高吊起,软糯女仵作剖尸验骨的功夫和病弱王爷追凶推理的能力相结合,颇有些识骨寻踪的味道。另一方面,这些案件又没有烧脑到令人疲惫的程度,往往是一段案子接着一段甜甜的恋爱,有效地冲淡了案件带来的紧张氛围。
在人物设定上,男女主也是有趣的矛盾调和体。女主充满活力,阳光健康,因为出身在仵作世家,所以自然而然地对各种恐怖的尸体和污秽的场景司空见惯,永远猜不透她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行为举止有些不能按常理推断;在待人接物上或许淳朴娇憨,但是涉及到仵作工作,却又冷静坚强,两种格格不入的气质在她身上奇妙地融合,让人很有新鲜感。男主的设定也有些非主流,曾经身染尸毒,最怕腐尸污秽,因为严重的风湿基本丧失行动能力,手无缚鸡之力,但同时又自带柯南体质,年纪轻轻掌管三法司,是推理能力一流的破案能手。
以上几点无疑使得小说具有了很好的影视化基础。但必须指出的是,原作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人物的关系和矛盾冲突都相对简单、人物的言行逻辑不太经得起推敲、历史背景和礼仪制度的描写可谓极端简化、语言风格全面现代化……所有这些都让这部小说停留在轻松娱乐的层面,而缺少厚重的质感,因此尽管有亮点,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并不算上乘之作。
情节取胜、内容为王,有保留有扬弃有灵魂的改编,成就了讲好故事的根本
从一部并不出众的网络小说到颇受认可的品质网剧,首先体现的是改编的功力。《御赐小仵作》的编剧就是原作者清闲丫头和另一位年轻编剧钱小白。她们在保留原著比较吸引人的人设之外,做了大量的改动,结合历史和人物设定重新编写了大部分案件。而在女孩子当仵作这样具有反差的根本立意之下,全员认真破案则是这部剧的主导,从这个角度讲,这其实是个职业剧剧本。楚楚的仵作业务,萧瑾瑜的推理才华,景翊的搜证能力,冷月的武力输出,配合默契,无往不利。正是这样有保留有扬弃有灵魂的改编,成就了讲好故事的根本。情节取胜、内容为王,既是承袭自网络小说奇情化的追求,也适应了当前观剧人群的要求。
不仅如此,编剧对情节进行了整体性的细化和升级,使得背景可信、逻辑严密。首先是历史背景的落地。作为架空小说,原著几乎完全放弃了历史风物的描摹,虽然在写作上是节省笔力精力的一种变通方法,但确实让作品缺乏可信度,更让读者难以生出同理心和代入感。改编着力修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将历史背景放置在唐朝宣宗年间,同时与甘露之变等史实相结合,具体化了矛盾冲突的双方。同时,改编也注意加快节奏,增强逻辑性,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小说中的萧瑾瑜和景翊的调查工作基本都是暗笔不表,最后案件谜底揭开才展现这些调查信息,在改编剧中调查取证则通过大量细节交代得相当清楚,增强了说服力。在细节上,更是精益求精,比如萧瑾瑜在如归楼给楚楚点黔州菜鱼腥草,后面尚书案中也有呼应,将犯罪线索指向了如归楼。再有,感情线自然合理,围绕案件的主线,没有强行发糖,却让感情戏更撩动人心。女一女二之间的关系建构则强调了女生帮助女生的团结互助,带有女性编剧独特的细腻,让人极度舒适。
在人物塑造上,编剧沿用了原著中出彩的反差萌人设,在此基础上结合影视化的需求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男主角,不再是不良于行的病秧子,反而是英气勃勃的少年,这样的形象显然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女主虽然还是懵懵懂懂,但也并没有如小说中一样笃信并不存在的六扇门,动辄哭哭啼啼,智商下线,让观众对她的好感度上升。另外,还增加了不少配角或者增强了配角的作用:许如归只是其中一个案件的凶手,改编后成为基本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而秦栾在小说中根本是一个没有露面的反派,这次却成为主要反派与萧瑾瑜等人捉对厮杀;唐宣宗、景大人、公主、冷月等也都改变了设定或者完全是一个新的人物,由此形成了与小说完全不同的人物谱系,关系错综复杂,又与历史背景比较巧妙地勾连起来。
再有,剧组演职员的优秀表现,共同促成了良心品质。各位年轻主演的表现都在合格范围内,甚至给观众带来惊喜。配角也各有千秋,令人印象深刻。虽然资金不算充足,但该剧的服道化甚至配乐也并不算拖后腿,简单而准确。男主官服的服色和各个品级官员的着装都遵循了唐代官制度,宫廷斗茶的器具,竟然是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的复制品,还是可以看出用心。该剧外景都是实景拍摄,没有绿幕抠图,即便是寒冷天气中水下戏份也都是真拍。一些适合影视剧表达的视觉化补充也可见出剧组的努力和良心,比如通过慢动作闪回还原案发现场,用漫画的形式表现验尸过程,避免了血腥恐怖的画面,便于理解还节约成本。
最后,正能量的传递,是带给观众感动的最终归依。即使是《御赐小仵作》这样糅合探案与甜宠的网剧,也找到了往更高层次提升境界的途径,从而尽可能完善价值空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如忠孝节义等正是观众们最乐于接受最易于形成情感共鸣的部分,这在《琅琊榜》《庆余年》等多部成功IP改编剧中已经得到验证。同时,因为历史背景的趋向写实,让《御赐小仵作》剧中的家国大义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被许多网友 “封神”的第21集中,驸马萧恒通过精妙的设计自沉沼泽,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何为身先士卒,何为马革裹尸。他重见天日的时刻,也是年轻一代成长起来,独当一面的时刻。最后剧情走向了为忠义之士伸冤、还朝堂清明的主旨,整部剧的立意得以高昂。
每个环节都在及格之上,正是成熟影视工业的应有之义
《御赐小仵作》的意外走红,再次证明了精心制作、尊重观众的重要性,确实值得欣喜。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我们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现状问题,又不能不令人忧虑。在影视编剧产能不足的今天,丰富多姿的网络小说为影视剧的内容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网络小说IP改编成为爆款诞生的温床,呈现了繁荣但粗放的发展态势,大多是一窝蜂式地广撒网碰运气,往往从内容到技术都缺乏准备。这也造成网络小说改编剧多如过江之鲫,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甚至很多网络大神级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后却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取得与名气相应的成绩,大制作尚且如此,更遑论数不清的粗制滥造的小成本网剧。
《御赐小仵作》只能算作少数成功案例。因此,我们要注意到,流量的吸引和宣传的噱头都无法长久地留住大众的目光,真正花精力和时间去打磨作品,才有可能走出令观众满意的影视化之路。网络小说与影视剧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分野,成功的改编需要大量精细的工作,而扎实的剧本是改编剧成功的最根本保障。当然,网络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年轻的文学样式,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更是刚刚起步,其中的工作模式和路径距离成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起码《御赐小仵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示范。事实上,若以“精品”标准来要求,或许是受限于预算,该剧尚有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用很多网友的话来说,它赢在了“正常”上——每个环节都在及格之上。然而,每个环节都在及格之上,正是成熟影视工业的应有之义;而一个良好的影视剧创作生态,正是需要大量正常之作作为塔基。
文/胡晴(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