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赵万新:田坪侗乡寻年味
作家联盟 2021-03-06 07:00

小时候在老家,常听舅舅们嬉笑我,“外甥狗,外孙狗,吃饱喝足抹嘴走。”

这是我家乡的儿谣。

如今我也有外孙了,也有了一个小狗狗,只怕是将来吃饱喝足,抹了嘴也不走。

我的小外孙童童,今天一岁两个月又七天。

按说,他在十年前就应该莅临签到,然而他却姗姗来迟,耽误的时间有点长。不过这也没什么,来了就好,“革命不分先后”嘛,他爹滴、他妈咪、他爷爷、他奶奶,还有他姥姥、他姥爷,六人十二只手拍的通红,大家一致决定,给他“最惠国”待遇。

童童在2019年12月12日,由他妈妈从“淘宝”上抢购而来,其实放进购物车已有10个月,是专门挑了个大减价的日子,捡了个便宜。

都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其实便宜也有好货,我们就捡到了。首先,这小厮不需要每个月几千块钱的进口奶粉,让他姥姥姥爷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姥姥说,属猪的人有福,这个“小狗狗”拽住了猪年的尾巴,自然有福。他在大家的望眼欲穿中,来的顺时顺势顺心,还是顺产,就叫“小猪顺顺”吧,我赶紧“拥护”,可是人家爹滴说叫“童童”,一票否定。

嗯,“童”字为上中下结构,由“土、田、立”构成,有“土”可立足,有“田”不缺粮,有“立”能成才,很好,就得叫“童童”。

我第一次见到童童,是他出生的第五天,两只小手捏成拳头,举在脸蛋旁边,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身上毛茸茸的黄色胎毛,一看就知道是“猴子变的”,充分印证着达尔文先生“进化论”的伟大学说。

第八天给他拍照的时候,他紧拧着眉头,用疑惑不解的眼神,审视着我,还有这个世界。

听他妈妈说,童童和别的小人人一样,生下来时大哭大叫,一百个不满意。

看来谁都不愿意投胎到这个糟糕的世界。

姥爷画童童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至于后来有了善恶之分,是因为“习相远”,乃后天而习,非先天而生。

可有的人并不认同此议,他们说“人之初,性本恶”,因为所有人生下来就索求,要吃、要喝、要关爱,随便拉巴巴撒尿,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把一方天地搞的乌烟瘴气鸡犬不宁一塌糊涂,哪里可言“善”哉?

还有人说,“人之初,一团肉”,断无“善”、“恶”之说。

我赞成“肉”说,因为无论怎么看,我家童童都是一团肉肉,既没有看出他的“善”,也没有觉得他有什么“恶”,多的是些由于他的到来,我们自己产生的美好幻觉和窃喜而已。

当然,童童带来的不仅是我们的“美好幻觉”和“窃喜”,还有许多不解和惊叹。

童童带给他妈妈第一个感动,是在他刚满七个月的时候。他爹滴想试试他的情感反应,便假装打他妈咪,他妈咪也假装哭起来,童童竟然大哭起来,结果把他妈咪感动得真地哭起来,你看这个小情种。

童童是被爹滴的凶相吓哭了,还是心疼妈妈“疼”哭了,还是因为自己的“饭碗”被砸而担心哭了,我无法知道,但他这么小就有了“情感”反应,不得不使我惊愕,这种反应是从何而来?

我老家有“三翻六坐九爬爬”的说法,但这都是黄历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提前了一个多月,甚至更前。童童六个多月就会爬了,不过开始是“意”到而身不到,蹬蹬后腿舞画一下前爪而已,当然,不几天就比蜗牛快多了。

据童童他妈妈说,自从童童会爬之后,每回给他更换“尿不湿”,他都会利用妈妈取新尿布时,越狱而逃,像逃出笼子的鸟儿一样欢天喜地,躲到床角跟妈妈藏猫猫。

我讨厌那个发明“尿不湿”的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穿着开裆裤长大,透风透气方便健康,像现在这样捂着,不定“捂”出什么毛病来。

童童自有了第一次“情感”反应之后,很快便有了第一次独立的避险“意识”。

那天,童童终于获准一次光屁屁在客厅爬行嬉戏的机会。此时,他已经有能力爬出客厅的地毯,正盘算着把地盘扩大到餐厅及其它领域。

但是要出客厅,必须爬过客厅的门槛,按照他现有的能力,一定会刮着他那圆圆的小肚肚和小鸡鸡,因为他的胳膊和腿,不足以撑得足够高。

童童在门槛前犹豫了许久,是不是在运筹帷幄,我无法猜测。他先把一只手,试探着伸过门槛,落实到地上,又经过几次尝试,把另一只手也越过门槛,放到地上,动作缓慢而谨慎。然后,他把两条小腿挺直,屁股蛋高高举起,再然后横过身去,把一条腿先迈过门槛,停放稳当,确定万无一失之后,才把门槛里面的另一条拔过去。

期间,他的小屁股蛋一直高举着,姿势坚持到一切尘埃落定,才回复原型,然后快速爬了几步,嘴里咿咿呀呀,那神态,大有刘翔取得冠军后的张扬。

他怎么会想到这样过门槛呢?有人教他这样做吗?没有。有人给他作示范吗?没有。那么,是什么因素使这些指导他行动的思想,灌输到这一团“肉肉”里面去的呢?

我想到在羌塘高原上,看到的那些羚羊类小生灵,它们在出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能够站起来,十几分钟内就能够跟上妈妈的奔跑,没有任何教育启发,唯一的动力是来自它们身后,一直尾随它们的狼群。

狼群,给它们规定了这有限的,“生”的时间。

小羚羊们的骨子里遗传着这种“生”的基因,无需学习与生俱来,而童童的“过门槛”,也应该是遗传所至吧。

看来遗传特别要紧,难怪民间早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法呢。

童童这小厮嘴笨,一岁两个月了,还不会喊“妈妈”,当然也把叫“姥爷”耽误了。

这一定也是遗传,他爹滴、他妈咪,都是惜言如金,当然就不能怪我的小外孙惜字如金了。

转眼间,童童已经能够蹒跚习步,继而彳亍而行了,过门槛再不用再撅起屁股蛋爬过去了。自己可以自由出入客厅,可以随时去爸爸工作的房间,到妈妈画画的地方,检查一下他们的工作,再顺便调动一下他们的情绪,以便使他们工作更加出色。

有时候,他甚至可以穿着姥姥的巨大拖鞋,邯郸学步一番。

童童的想法总是超前一步,刚刚能够走稳点,就恨不得一下子变成“草上飞”,刚刚把领地扩张到餐厅,接着就想扩展到哈密的“健身广场”。

前天,他妈妈在“亲宝宝”里发了一段视频,画面亮瞎了我的眼睛。

童童搬着一个塑料小方凳,从客厅到餐厅反复跑来跑去,每次过门槛,他妈妈都要高声提醒“注意门槛!”他每次也都能在妈妈的提醒下,顺利过槛。

随着一次又一次顺利过槛,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抱着小方凳跑起来了。

嗷嚎!被门槛绊倒了,嘴巴磕在小方凳上,好在小方凳是塑料的,并不太硬,也没有棱角,所以后果并不太严重,但“疼”是一定的,他撅起小嘴哭了两声。

妈妈正在给他拍视频,但还是赶紧过去安抚他,拉起他的小手说,“摔着手了吧?手手疼不疼呀?”只见童童用力推开妈妈的手,用手指着小方凳,张起小嘴,“啊-啊-”,显然是要告诉妈妈,是“磕着嘴了。”可妈妈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对他说,“凳凳摔了没关系,只要童童没有摔着就行了。”童童低头看了一会小方凳,忽然转身跑到门口,站在那个大人经常坐着穿鞋的方凳跟前,把下巴往凳子上轻轻放了一下(是“放”),然后抬起头夸张地咧起小嘴,假哭,但妈妈仍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童童是不是困了?”他很无奈俩手捂着小嘴哭起来。

反复播放视频,一条思维线条清晰明朗:绊倒磕着嘴了,妈妈误以为伤着手,对妈妈的误判很不满,用力拨开妈妈的手,对着小方凳想告诉妈妈真相,可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有可能想在小方凳上,给妈妈演示一下,可是等爬起来之后,发现小方凳太低,自己没有弯腰示范的能力,只好转过身去,跑到大人经常坐的凳子上,把自己的下巴往椅子上轻轻放了一下,表示是“这样”磕着嘴了,然后撅起小嘴巴假装哭了两声,可是妈妈仍然没有猜透,他俩手捂起嘴真哭了。

懵了!如果没有这条视频,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一个只有一岁两个月,完全不会说话的幼儿,能够做出如此“拐弯”的思维,而且付诸行动。

人,这团“肉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主体变为载体的?这团肉肉里的“情感”、“意识”,以及“拐弯思维”,是什么时候进去的?到底是自身的“苏醒”,还是被“注入”?如果是“注入”,又是什么时候,在哪个节点上,“开始”或“能够”“注入”?

从童童的三个事列看,我倾向于他是自我“苏醒”,而不是外界“注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灵魂”里储藏的那些“能力”,就会自然地“苏醒”,成长到在哪个年龄阶段,哪一段的“能力”就会自然“苏醒”,无须教授。而不到那个年龄段,灵魂里的那些东西就不会苏醒。

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三岁的孩子懂得五岁的事情,让五岁的孩子学习十岁的知识吗?

其实没有必要硬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里的东西,给小学生灌输中学里的内容,让中学生懂得大学里的知识。

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家宝宝聪明,岂不知当今“优生优育”指导下出生的孩子,启迪教育从娘胎里就开始了,每个孩子都很聪明,“聪明”并非只属于自家宝宝。

我没有觉得童童比别家的孩子更聪明,我不想拿他去和别家孩子攀比,也不希望家人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和理想,寄托在童童身上。

他的爸妈给他取名“童童”似乎没有望子成“龙”的期望,而姥姥欲取名“顺顺”,也没有大富大贵之期待,倘若由我参谋童童的正名,愿出“无疾”二字。

感谢上苍赐于我一个小外孙童童,让我在童童的成长过程中,重新感悟人生,重新感悟这个世界的美好。

“外甥狗,外孙狗,吃饱喝足抹嘴走。”走就走吧!饿了渴了再回来。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散文|许铁军:触动心灵最真实的年味
作家联盟 2024-02-17
品读|味知乡愁
半月谈 2023-10-02
“童伴妈妈”八年惠及81万乡村儿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9
山东泰安:赶黄河大集 寻年味
中国新闻网 2023-01-18
这个暑期有场20万儿童参与过的“公益音乐会”, 你的孩子参加了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1
聚焦 | 赵心童仍需磨练 差的是希金斯那种“巫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9
Qing听丨寻子26年母亲生前与儿子擦肩而过 “这是电影里不敢演的悲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0
文学 | 玫红:皋兰街上年味浓
作家联盟 2022-01-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