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科技:深耕国产嵌入式CPU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1-01-05 09:01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芯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日前获上交所受理,国泰君安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闯关科创板,公司拟募资6.03亿元投建信息安全芯片、SoC芯片等项目。

招股书显示,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持续发展我国自主可控高端嵌入式CPU系列,实现国产化替代,为解决我国高端芯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产品应用于三大关键领域

根据招股书,国芯科技成立于2001年6月25日,注册资本18000万元,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已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芯科技的主要产品与服务为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为实现芯片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据介绍,国芯科技于2006年实现国产嵌入式CPU累计上百万颗应用,于2008年实现累计上千万颗应用,于2015年实现累计上亿颗应用,为国产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领先企业之一。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已累计为超过80家客户提供超过110次的CPU IP授权。

公司持续专注于国产嵌入式CPU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41%。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拥有104项软件著作权和3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值得注意的是,集成电路行业的研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面临设计研发未能按预期达到公司的研发目标、研发设计成果未能达到客户的验收标准、流片失败等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的产品开发、交付进度以及客户的验收结果,从而对后续研发项目的开展和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公司自主可控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等大型央企集团的下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公安部、国家核心密码研究单位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下属研究院所,以及联想、比亚迪和潍柴动力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报告期内,国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3088.33万元、19477.52万元、23157.03万元和8548.0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40.40万元、319.66万元、3113.64万元和243.46万元,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

在嵌入式CPU领域,现阶段ARM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且其每年均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以维持其产品竞争力。国芯科技目前的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聚焦于对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的国家重大需求与市场需求领域客户,具有国产化应用优势,但作为ARM CPU核的竞争产品,仍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短期内在ARM的优势领域进一步向其发起挑战存在一定的难度。

据了解,随着开源的RISC-V指令架构生态逐步成熟,越来越多公司加入基于RISC-V的CPU研发,包括中科院计算所、阿里等国家重点研发机构和行业巨头,以及众多的初创企业,后续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的定制芯片量产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采取Fabless的运营模式,公司仅从事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将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工序外包。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为集成电路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公司供应商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公司合作的晶圆代工厂主要包括台积电、供应商A和华虹宏力等,合作的封装测试厂主要包括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震坤科技、通富微电和京隆科技等。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1.55%、80.21%、70.78%和68.50%,集中度较高。

此外,下游市场需求的波动将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3088.33万元、19477.52万元、23157.03万元和8548.08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40.40万元、319.66万元、3113.64万元和243.46万元。如果未来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导致下游需求出现大幅下降,或者公司出现研发失败、未能及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情形,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国芯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投向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C*Core 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和基于RISC-V架构的CPU内核设计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0251.27万元,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关系密切,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信息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CPU IP储备及研发方面的技术实力。

文/中国证券报记者 刘杨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