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取得不错的进展,电影行业也在政府各种财税优惠叠加帮扶支持政策下,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我国电影行业有望逐步复苏。
除了外部政策的帮扶以外,中国电影业复苏自身也有深厚的经济、文化、市场以及产业根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段小插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都没有改变。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电影创作的源泉和孕育优秀电影作品的肥沃土壤。近年来,电影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电影品质的显著提高,未来我国电影观众基数还将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加上电影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水平较之以往都有了显著提升,给予了中国电影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各种突发风险。
尽管如此,借由疫情所反映出的一些行业问题我们并不能忽视。如《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三部院线电影相继转网上映,从而引发的院线公映与流媒体播放之间的矛盾如何缓解,如何满足院线观众与网络观众不同的观看与审美需求,如何解决长期以来中国电影高速度发展但高质量发展却存在弱项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电影人尤其要眼光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暴露出的行业短板与不足进行针对性地改革与完善。
电影形式千变万化,但归根究底仍然以内容为本。当前的国产电影在创作品质及题材与类型的多元供给这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而,要深化电影行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中国优秀文化沃土,更多的关注人、关注人性,讲好中国故事,汇聚民族力量;以技术创新升级推动电影品质提升,从而创造和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为未来电影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解决了电影产业最为根本的内容问题后,外部条件的支持也必不可少。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和完善减税降费力度,制定符合当地电影行业发展特点的长效扶持机制。另一方面要升级电影运作理念,推动“院网”协同发展,不仅电影创作者需要正视网络电影发展,深入研究网络电影内容创作,升级电影运作理念,积极创作适合于互联网平台放映的高品质电影作品,而且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的发展规划,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院网”协同发展,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电影行业,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的新增量。再次,要加快电影院线整合进程,提高影院经营能力。鼓励头部院线与影院管理公司加快推进放映终端的重组兼并。在帮助中小电影院线排忧纾困的同时,实现优质资产的快速整合。影院经营者也必须认识到科技变革使得院线发行渠道的稀缺性正在降低,积极拥抱变化,转变经营思路要胜过一味地排斥与固步自封。如何通过差异化经营创造独特的观影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与网络院线共处,是未来每一位影院经营者所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完善电影产业机制供给,提升产业运营效率。通过完善电影融资、制作、发行、放映、评论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模式来促进产业效率的提高。如艺术影院联盟的拓展、人民院线的建立乃至分线发行机制的实施都是产业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可以预见,我国电影产业机制的确立与完善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最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也是当务之急。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结构决定了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疫情过后,电影人才培养要以全球电影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根本,继续做好创作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电影+”计算机、工程、经管、法律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助推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疫情过后,中国电影一定能再创辉煌。
文/吴曼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