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大学生直播宿舍生活,守住隐私边界是关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4 21:10

夜幕降临,本该安静的大学宿舍,声音正从一扇扇虚掩的门后传出,架起的手机、补光灯、日常生活背景,将原本私密的宿舍空间变成直播现场……直播赛道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直播已成为当代年轻人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大学校园中,不少学生开始通过直播平台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宿舍日常。从晨起洗漱到夜聊卧谈,从学习打卡到美食分享,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因真实、接地气而吸引大量关注。然而,在这场“生活即秀场”的热潮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浮出水面:大学生直播宿舍生活,必须牢牢守住隐私边界,否则不仅可能侵犯他人权利,更可能将自己置于安全与法律的险境。

宿舍是集体生活的空间,不是个人独享的舞台,每一名室友都拥有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然而,一些大学生在直播时往往忽视这一点,未经同意便将室友的言行、外貌甚至私密对话公之于众。有的主播为博取流量,刻意放大室友的“搞笑”瞬间或尴尬场景,甚至以“吐槽舍友”为卖点制造话题。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宿舍的和谐氛围,更可能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甚至构成侵犯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直播不是“法外之地”,在镜头对准他人之前,必须先问一句:我是否有权这样做?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学生在直播中无意识地暴露了大量个人信息。门牌号、宿舍布局、个人物品、作息规律,甚至身份证、学生证等敏感信息也可能在镜头中一闪而过。这些看似无心的细节,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财产损失、人身安全威胁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因网络直播泄露信息而引发的诈骗、盗窃案件。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初期,安全意识尚不完善,更需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树立起强烈的隐私保护意识。

此外,过度沉迷直播也可能影响学业与心理健康。一些学生为维持粉丝热度,频繁直播、刻意表演,将真实生活演变为“人设经营”,久而久之,容易陷入虚荣、焦虑甚至自我认同混乱的困境。宿舍本应是学习、休息、交流的港湾,若被直播占据,反而成了“表演空间”,其本质功能便被异化。

当然,我们并非全盘否定宿舍直播。适度、健康、有边界的分享,可以增进交流、传递正能量,甚至成为大学生创业、展示才艺的平台。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与“边界”的坚守。高校应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隐私权、著作权、肖像权等法律概念;平台也应履行主体责任,对涉及隐私泄露、低俗内容的直播及时预警与处理;学生自身更应树立“数字公民”意识,做到不窥探、不传播、不滥用。

直播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但并非所有声音都该被放大。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理应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成为理性、自律、有责任感的网络参与者。守住隐私边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尊严的守护。让宿舍生活回归本真,让直播成为记录美好而非侵犯隐私的工具,青春才能在阳光下真实绽放,而非在镜头前被扭曲消费。

文/张西流

编辑/ 张丽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寝室直播不能侵害室友权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4
北青快评 | 大学生叠不叠被子要不要管怎么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5
年轻学生开直播不能陷入“流量泥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一种说法 | 年轻学生开直播不能陷入“流量泥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白天黑夜都在直播 为求打赏不惜擦边 大学生在寝室教室直播合适吗?
法治日报 2024-05-20
北青快评|是否禁止宿舍挂床帘,不妨多听听学生意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是否禁止宿舍挂床帘,不妨多听听学生意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北青快评 | 如何让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图书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