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举办。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党建是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小米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妇工委主任施艳介绍,十年来,小米集团党委探索出以“党员坚守本心、企业胸怀民心、职工筑牢匠心、全员奉献爱心”为内核的“四心工作法”。在“米福星”系列党建品牌引领下,企业崇尚奋斗、争先创优的氛围日益浓厚,党员突击队勇闯“无人区”,芯片、汽车、手机等产品均实现了新突破。
党建引领,不仅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今年上半年,经开区GDP增速达12.3%,背后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局港镇”等协同服务机制,以亦企服务港为中心打造服务中枢,推动政企沟通“零距离”、企业办事“零障碍”、为企服务“零投诉”,实现资源整合、精准服务。朝阳区则秉持服务企业的理念,创新推出“育林领航”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定制产业、生活、组织、荣誉“四类服务包”,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吸引了约32.5万户民营经营主体,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成为首都经济大区和民营经济大区。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以党建为纽带,越来越多非公企业扎根首都沃土,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目前,已形成京东、抖音2个收入万亿级民营企业,小米、美团、快手等5个千亿级民营企业。
论坛现场发布了“2025年北京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强、发展强’典型案例”,展示了一批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优秀企业实践。这些鲜活的案例,既是当前首都非公党建的“标杆”,也是未来更多企业学习的“范本”。
论坛还发布了理论研究成果。今年5月以来,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聚焦“提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面向非公企业以及市、区、街乡三级,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深化规律性认识,形成了30篇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将其结集成册。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李森表示,本次发布的理论研究成果有4个突出特点:原创性、代表性、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些研究都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立足北京工作实际,既有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也有对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深入思考。
《坚持党建引领 促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同步发布,倡议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争做爱党爱国的忠诚捍卫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企业发展的先锋引领者;恪守法治信仰,争做诚信经营的模范笃行者;扛起社会责任,争做回馈社会的主动奉献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 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