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为顺利实现“十四五”收官、踏上“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全市经济总体稳中向好有支撑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北京经济顶压前行,实现了5.6%的增长,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有基础有支撑、韧性不断增强,这既是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效,也是优势领域、新兴动能共同带动的结果。
其中,优势领域带动作用增强,“稳”的基础向好。从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看,前三季度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成。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人工智能加快迭代升级,带动行业收入增速自年初以来逐月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0%,人民币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端制造加快布局,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重点服务业增长加快。以上行业合计占GDP比重超过6成,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增长。
此外,今年以来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实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方面,系列政策激活市场潜力。“两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超8成;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演唱会经济、体育经济发挥带动效应,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成以上。
另一方面,稳企助企提振市场信心。市场预期持续改善,8月末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长33.9%,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加大企业帮扶,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2成,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一些新兴领域企业培育加快。
北京深入推动“五子”协同联动促发展,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有力推动结构升级、质效提升,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企业研发创新保持活跃,1-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比1-5月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和科技服务业均保持10%以上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前三季度,按现价计算,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0%,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7%。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均成倍增长。1-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3.2%,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全市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创新链产业链,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集成电路、互联网信息领域项目是主要带动力量。
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展望下阶段,既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支撑。
从国际看,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连续2个季度上调对全球增长的预测,但低于2024年3.3%的水平,关税冲击将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20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全国数据,显示出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稳步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但同时也看到,当前全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从北京看,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势稳定”的特点。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提高,对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这些都为北京全年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经济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继续以扩大需求为着力点,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促进经济向好向新发展。
综合来看,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 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