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杨镇地区党委始终将村规民约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党委统筹、支部推动、群众参与,将村规民约落到实处,形成百姓易懂易执行的“管用规矩”,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用“村民的话”讲清管用规矩
地区党委为解决“旧约定”复杂、冗长、难懂的问题,压实包村干部责任,严格履行“三上三下”民主程序,引导46个村社区党组织将村规民约修订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杨三条”,让村民看得懂、记得住、易遵守。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地区党委积极破题,指导各村社区党组织统一将整治挤街占道、乱堆乱放等内容纳入其中,在村社区主要路口、文化广场等显著位置进行公示,让“纸上条款”变为“全民共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治理重点变化,动态更新约定条款,让“约定”跟上治理“节奏”。
用“执约小组”树立基层权威
鼓励各村社区党组织成立“执约小组”,由“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两委”干部把方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村民代表带动四邻,让执约更有公信力。“执约小组”结合网格、人居环境治理情况,每月开展全覆盖检查,引导村民执约,促进村规民约落到实处。建立“月度上报+专人核查+专题通报+考核挂钩”全链条责任体系,各村社区每月向职能科室上报检查情况、问题台账等,并专题通报,把执约情况与村社区党建责任制考核直接挂钩,有力调动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用“真奖真罚”实现治理目标
以“通报”强监督,将通报执约情况作为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的固定议题,并对执约过程中的优秀家庭和个人进行表彰,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以“上墙”促整改,坚持红黑榜“上墙”全覆盖,让守约者“有面”、违约者“红脸”。截止目前,红榜表扬履约模范、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353户,树立好榜样,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黑榜曝光环境问题等508户,督促违约者整改。以福利“硬约束”,将执约成效与村民福利、专项奖励等直接挂钩,让“违约成本”看得见、摸得着,形成鲜明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