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水滴保及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密切配合下,山东省曹县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保险黑产案件,最终成功捣毁5个非法获取、使用大量投保人信息,并通过教唆、误导用户非正常退保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保险黑产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人。主犯之一王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审判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其他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案件快速的侦破,展现了监管机构与公安机关对非法保险黑产“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也体现了保险机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守护用户权益的坚定决心。
用户警觉结合平台快速响应,多方合力守护金融消费安全
案件源于2024年9月,水滴保用户张先生(化名)接到自称“法律顾问沙老师”的微信好友申请,对方以“保单存在严重缺陷”为由,诱导其签署所谓“代理全额退保”服务协议,并要求提供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张先生警觉后,第一时间将相关聊天记录、协议文件等证据提交至水滴保客服。水滴保迅速识别出此为典型的“代理退保”黑产套路,随即启动反黑产机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联合承保公司招商信诺共同整理证据链条,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案件。
经司法机关查实,自2024年3月起,王某与他人合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煽动消费者通过恶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退保,从中按比例抽取服务费,非法获利。此类行为不仅直接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更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代理维权”实为保险黑产,将使消费者面临保障中断、信息泄露多重风险
近年来,保险黑产已成为国家金融监管和公安部门重点整治对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监管局多次发文警示“代理退保”等非法活动风险,行业也积极共建风险核查、信息共享、联合打击机制。
“代理退保”黑产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渠道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进而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方式胁迫保险机构退费,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并进一步利用泄露的信息实施二次诈骗,如推荐虚假理财产品或非法集资,导致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保障中断、法律风险等多重风险。
2025年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会议要求聚焦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等重点打击方向。多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骗取保费、非法买卖信息、恶意投诉等黑色产业链。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依法严惩了以“代理维权”形式掩盖非法获利目的的犯罪分子。
水滴保依托AI技术构建反黑产监督模型,助力构建健康市场生态
作为保险科技平台,水滴保持续通过技术手段与机制建设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依托AI技术构建反黑产监督模型,对于超期/超额退保,短期内投诉异常,索要不合理补偿,频繁异常变更预留手机号码等具备黑产特征的疑似代理退保异常行为进行排查。另一方面,建立“用户-平台-保司”联动响应机制,做到黑产线索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同时,水滴保积极开展消费者安全教育,引导用户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和办理业务,强调“不轻信、不委托、不盲从”的三不原则,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代理退保”“代理理赔”等骗局的辨识能力。水滴保提示,消费者可拨打水滴保客服热线400-686-0010进行核实与办理,切勿向他人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打击保险黑产需监管指导、相关平台方、行业及保险机构等多方合力。本次案件的侦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警企协作”样本,也凸显出保险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经营中的主体责任。未来,伴随“警企协作”的不断深入,保险黑产打击力度将不断强化,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
文/金轩
编辑/ 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