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良乡校区举办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大会暨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仪式上,发布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七秩岐黄传薪火,鼎新致远济苍生”、纪念活动标识。
校党委书记王瑶琪发表讲话时指出,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学校逐渐完成了从“内涵发展”到“规模化跨越”的进阶,逐步构建起多学科协同、双校区发展的办学格局。她代表学校向全球校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期待大家唤醒心底炽热的“北中医情怀”,关注母校的各项发展、见证校园的点滴成长,让这份母校情跨越山海、永不褪色。希望校友继续传承岐黄薪火、共担时代使命,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校友秩年返校环节,以一部青春微电影《青春万岁》拉开帷幕,勾起校友们的青春记忆。
学校第二届毕业生、老一辈教师代表高学敏教授,深耕中医药教育数十载,用一生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典范。他在发言中回忆了北中医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治学从教初心,表达了希望后辈传承薪火的嘱托和对母校的深情祝福。
1982级校友、中青年教师代表、中药学院制药系吴清教授,35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从在课堂上聆听教诲的人变成在讲台上传递薪火的人,吴清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身份变化但追求中医药事业不变的恒心,以她的坚守诠释北中医人的执着与奉献。
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1996级中医学专业博士校友、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宋冰代表公司,管理学院已故退休教师袁玉兰之子何源泉、1976级中医学院校友李玉贤和金明月夫妇之孙李韦枢分别代表母亲和祖父母,向母校捐赠资金;1978级首届中药学研究生、海外校友王学治,向母校捐赠精心创作的2幅国画作品《盛世风韵》《中流砥柱》;1993级中药专业校友丁锐向母校捐赠刘渡舟、王绵之、颜正华、贾维胜四位国医大家留下的4幅墨宝。王瑶琪书记、唐志书校长、闫振凡副校长、刘永琦校长助理上台接受捐赠,并为捐赠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大会举行了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沙影流转,师生校友在一幅幅沙画中,感受到北中医人用心血和智慧镌刻的岁月年轮——学校六十九载蓬勃发展、薪火相传的不凡历程。在场全体校领导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上台共同推杆洒下金色沙粒,启动建校70周年倒计时,并发布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七秩岐黄传薪火,鼎新致远济苍生”纪念活动标识。
随后,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和第一号公告正式发布。动画中翱翔的喜鹊在流光中化作灵动的“70”,它火红的色彩如七十年不灭的薪火,传递着杏林报喜的佳音,象征着扁鹊济世救人的仁心仁术薪火相传,寄托着对中医药事业展翅高飞的希冀和“鼎新致远济苍生”的宏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 汪浩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