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个不赶时间的秋(读画)
人民日报 2025-10-19 09:26

中国画《秋江待渡图》,作者为明代仇英。

当一片落叶飘落掌心,才发现——秋天真的来了。时光流转,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一边收获,一边前行。展开明代画家仇英的《秋江待渡图》,好像打开了一封来自古人的秋日来信,秋意之美满溢。

历代画家钟爱描绘“秋景”,借此抒发心绪,寄托幽思。仇英《秋江待渡图》以“之”字形延展空间,烟波浩渺间,可见远山如黛,红绿交织,一片平远开阔,秋意浓郁,绚烂又清逸。

山水之间,有“待渡”之雅兴。仇英笔下的《秋江待渡图》,为这一经典母题注入了新内涵。近景处,白衣高士闲倚石侧,怡然从容,身后家仆牵马立于旁,身边书童负重执伞,意在启行。对岸小舟将发,已登船的二人似在闲谈,一位荷担青年步履匆匆正赶往渡口,船夫执篙挥手相迎。两组人物遥相呼应,在秋色浸染的山水间,仿佛低语着一个关于等待、相遇与别离的故事。

元代钱选曾有《题秋江待渡图》一诗:“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徹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空蒙流翠的山色与清澈澄明的秋江,共同勾勒出青绿渐隐、水天清丽的秋日气象。久立江边的行人,更在静候中显示出安然与从容的心境。江河静流,渡舟未至,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富有张力。这一刻,秋江中的待渡,在时间的凝滞中隐喻了对彼岸的期盼、对归宿的寻觅。诗画交融中,衍生出关于时间、生命与人生的哲思,映照出中国文人艺术中的淡泊意境与深远寄托。

反观当下,你是否也曾像仇英《秋江待渡图》中那赶路的青年,生怕错过人生中重要的“渡船”?又可曾在奔波中驻足看一看沿途的风景?人生的旅程,有时恰似这秋江待渡,重要的不只是抵达,还有当下的每一刻。在那些“正要出发”的时刻,请还给自己一份从容。

(王粟 刘微)

编辑/ 汪浩舟

相关阅读
秋风起 思菱歌
北京青年报 2025-10-21
北京发送“秋景大礼包” 百个赏秋点位承包你的周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7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社 2025-09-18
散文|秋在云端,也在我心上
儒风大家 2024-11-12
赏读|人到中年,恰如秋!
儒风大家 2024-11-07
诗词 | 山河入半秋,人间正丰收
诗词天地 2024-09-30
早读丨浅尝秋的韵味,静听叶落之音
诗词天地 2024-09-24
新知|这张“宫廷画”,画了一个“假皇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