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是共谋人才高地建设、共议“三位一体”改革、加强各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到两位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顶尖科学家。他们从战略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谈起,在科技人才培养、科研环境营造及人才与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鲜明观点,分享真知灼见,将本次论坛推向第一个高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强调,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充分具备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功能的机构,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支撑点,并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揭示了高水平人才自主培育与人才梯队建设间的紧密联系,提出要从“引”到“育”掌握打好人才攻坚战的主动权。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以石墨烯研究历程为案例,指出科技创新源于对未知的坚持探索,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兴趣为引、让科研成为爱好,并寄语青年研究者要保持好奇,在“小观察”中孕育“大突破”。
成果发布环节是本次论坛的重头戏。现场,共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签署了共建北京人才高地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合作关系迈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新阶段,将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科研共创开启新的篇章。
同时,包括“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北京中关村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基地”等首批11个“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示范项目”获得授牌,这是北京市打造的一批具有集成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工作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探索打破部门壁垒、畅通工作链条、集成创新资源、形成叠加效应的有效路径,在具体任务推动中加快“三位一体”改革破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 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