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0月16日通报称,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集中组织力量对宝山、嘉定、金山等5个区以及5家网络平台、2家直播间56家企业销售的51个品牌60批次贵金属饰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测,有22批次不合格(其中直播间5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36.7%,检测项目涉及贵金属含量、贵金属纯度、质量、首饰产品标识和命名规则。
通报显示,上海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足银耳饰,企业明示含银量99.9%(实测987‰),企业明示与实测不符,另外该批次银材质克重实测0.8g未达到企业明示克重。
上海某工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其生产(或供货)的足金吊坠,企业明示总质量为0.75g,实测0.64g,质量偏差-0.11g(标准要求质量不大于500g的金饰品,允差应为-0.01g~0.03g)。该项目不合格,产品克重不足,缺斤短两,消费者将蒙受经济损失。
根据抽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产品、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清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移送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买贵金属饰品应向商家索要销售票据及证书,并要求商家在发票上标明产品的具体名称。如果旅游途中购买了当地的金银珠宝,一定要及时向商家索要销售发票,一旦发生质量纠纷,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配备检测证书,可查询CMA标识或查询检测机构官网、电话咨询等方式,查验产品证书的真实性;通过称重等方式,确认信息与实物是否匹配。
建议选择明确标注贵金属纯度的产品。购买贵金属时,应检查印记是否正确、完整,印记应至少包括厂家代号、材料及纯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 周超
校对/ 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