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堵截“减肥神药”需强化处方审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08:18

“口服司美,一个月掉了13斤”“打了15针,瘦了快40斤”……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减肥神药”的传说。据报道,这些“神药”实际上是司美格鲁肽、替西帕肽(又名替尔泊肽)等处方药。有医务人员称,司美格鲁肽、替西帕肽等在临床上有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仅需要医生开具处方,而且即便是体重超重人群,在就诊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诊断评估才可能获准用药,绝非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尝试的“减肥神药”。

“减肥神药”滥用虽非新鲜事,但此次媒体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处方竟能根据购药者要求随意更改。记者亲历发现,医生将处方诊断从“2型糖尿病”直接划掉,改为“体重增加”;药店凭借模糊不清的外购处方即可出售药品,甚至不按处方剂量限制销售。线上平台同样存在漏洞,如某电商平台仅需勾选“2型糖尿病”即可通过处方认证,完成司美格鲁肽购买。这种“按需更改”的处方操作,让原本应严格管控的处方药失去了应有的“处方门槛”。

如果处方药都能得到规范使用,“减肥神药”就不容易被滥用。比如,司美格鲁肽在我国获批的“降糖版”仅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版”仅适用于特定的肥胖人群,并且处方开具需经过严格诊断评估,包括血糖及甲状腺、胰腺功能等必要检查。若处方能够严格遵循这些规范,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的使用将回归医学本质,而非沦为“想瘦就瘦”的消费品。

由此看来,管住医生的笔,让药店无法在处方上作假等,是治理处方药当作减肥药滥用的关键。当前处方管理存在多重漏洞,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外购处方缺乏防伪标识,有的药店审核形同虚设,一些线上平台审核流程过于简化。对此,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处方开具、审核、流转的全流程可追溯。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外购处方格式,并强制加盖医院公章或电子签章。尤其要强化药店处方审核责任,要求药师对处方来源、诊断合理性进行实质审核,而非仅核对签名。

为科学减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个人端正态度同样十分重要。社交平台上,大量“减肥经验帖”以“躺瘦”“月瘦40斤”为噱头,通过私信引导至私人账号交易,推荐未经验证的减肥药物。这种虚假宣传误导公众,导致许多人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忽视药物副作用和医学规范。公众应树立科学减重观念,认识到减肥没有捷径。除了极少数特殊类型的肥胖患者之外,药品仅作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的辅助手段,且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禁个人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

处方是处方药的“第一道防线”,其规范使用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关键。当前,从线下医院篡改处方诊断,到线上平台简化审核流程,再到药店违规销售,处方滥用已形成完整链条。堵截“减肥神药”,需从治理处方滥用入手。唯有从源头规范处方开具,强化处方审核,堵住处方作假漏洞,才能尽快遏制减肥处方药滥用现象,让减肥者合理用药、科学减重。

(唐传艳)

编辑/ 汪浩舟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减肥神药”处方岂能按需更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5
莫让减肥“神话”掩盖健康风险
人民网 2024-11-28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中国上市:属处方药范畴,电商已有预约服务,单支超千元
澎湃新闻 2024-11-17
“减肥神药”不可滥用
经济日报 2024-09-22
司美格鲁肽被违规买卖,媒体:“减肥神药”不可滥用
经济日报 2024-09-22
在社交平台通过暗语“分享”成瘾经历 一些青少年滥用的处方药从哪来
法治日报 2024-09-18
媒体:多平台1分钟开出司美格鲁肽,有人为减肥过量注射进医院
中国新闻网 2024-07-23
有阳痿风险?“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新研究引关注,实际风险仅为1.47%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