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万户!今年以来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94.32%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5 11:54

今年以来,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4.62万户,同比增长94.32%,新设数量北京市第一,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48.85%,存续主体总量突破25万户,分别位于北京市第三、平原新城首位,市场活力加速迸发。10月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组最新出炉的“活力”数据背后是近年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牵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持续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创新、服务升级、效能提升的生动实践。

聚焦制度创新 推动政务审批更便捷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以制度性改革为抓手,破解准入不准营、退出不顺畅等突出问题,实现市场主体进退自如。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今年以来办理业务超14万户次,办理时长从1天压缩至最快15分钟;在自贸区昌平组团试点登记确认制,组团内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10.21%。扩展“证照联办”至10个高频场景,办理业务590余户次,叠加“一业一证”改革,累计发放“综合许可凭证”36张。优化简易注销流程,公告期压减至20天,适用范围扩至破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简易注销占企业注销总量80%。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服务。

以数字化推动审批转型,推动准入审批从线下跑向网上办、智能办转型,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体验。11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全程网办”,企业开办网办率超98%,外资企业设立周期最快缩至1天。围绕10类高频场景拓展“一网通办”,实现“一次提交、并联审批”。上线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系统,依托2.64万条知识库解答近7000类问题,日均接听热线约500个;同步推出虚拟助手“小登”,提供多形式交互服务。

推进协同集成 构建全域通办

推动政务服务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升级。26项市场主体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建立名称保护机制,推出“一站式”迁移服务,今年以来,服务跨省迁移企业37户。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个转企”办理环节从11个压减至4个,时限从23个工作日缩至5个,线下跑动次数从3次减为1次。构建“政校企”协同机制,启动“1+1+5+N”服务机制,共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站,今年新设青年创业企业1.59万户,同比增长114.23%。

突出精细服务 营造暖心环境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推动登记审批服务向全链条、全周期、全区域升级。将多项审批事项集中受理,设立四个登记注册分中心,推动服务下沉。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围绕登记注册、迁入便捷、政策服务、日常走访、迁出预警、回访问询、整改反馈七个环节,通过多举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今年已助力140余家重点企业落地昌平,6月实现38个月来首次企业净迁入。建成40个集群注册平台,今年平台内新设企业2.26万户,占全区新设企业55.10%,累计为初创企业节省成本超1800万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 胡克青

相关阅读
一年来,北京新设经营主体超40万户 科技型企业占比超三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6
半两财经|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民企、外企齐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2
截至2024年底北京实有经营主体达到268.62万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30
开门红!北京昌平一季度新设立主体数量全市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5
今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新设市场主体居全市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18
北京经营主体达到262.11万户 创新服务让创业更简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一季度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61.98% 城市副中心营商环境迎来开门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