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在中国机遇中读懂全球自由贸易大势
北京青年报 2025-10-15 06:50

万商云集,持续释放“中国第一展”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开放红利,以实际行动向全球诠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的大国承诺。在这里,外商探寻到了盈利的秘诀,中国品牌搭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而世界各国也通过这一平台洞见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全球贸易的复苏增添了动力。只要我们阵脚不乱,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就将不断为全球自由贸易贡献中国机遇,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第138届广交会10月15日拉开帷幕。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均创历史新高。在全球自由贸易与供应链合作被严重干扰的背景下,广交会这个开放的重量级平台,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也成为全球自由贸易飘扬的一面旗帜。

1956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严苛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创办广交会是打破封锁、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举措。60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广交会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从“封闭型经济”向“全球开放型经济”转型的缩影。广交会在西方封锁的夹缝中诞生,其“以展促贸”的模式本质是以开放市场换取发展空间。而今,广交会从“出口创汇”的单一使命转向“进出口平衡”,标志着中国从“赚取外汇”迈向“全球资源配置”,以制度型开放回应保护主义逆流,用市场逻辑验证了自由贸易的生命力。

自由贸易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被无数人所推崇,根本理由就在于它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多的产出,进而增加民众的财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很早就发现,分工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令产出成倍增长。国与国之间也可以实现分工,你来提供原材料,他来生产,最后卖给所有人。而经济全球化就是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和自由贸易,从而提高效率和产出。今天,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类文明达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度,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推动形成了一体化的世界。然而,近年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

18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已经表明,什么时候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就繁荣发展;什么时候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就低迷不振。历史上,世界各国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今天,应对逆全球化,根本之策仍是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完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优化重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合作共赢是釜底抽薪之策。关税战阴霾下,广交会合作伙伴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名境外采购商注册,展现了其抵御保护主义冲击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整合数万家参展企业供应链资源,广交会构建起“中国研发+区域制造”的抗风险网络。同时,广交会首创的“线上匹配+线下成交”模式,大幅提升了全球采购效率;区块链技术实现展品全生命周期溯源,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形成规则互认。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数字治理提供了范例。广交会的巨大吸引力,不仅映射出中国外贸在风浪中稳健前行的韧性与活力,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地缘政治暗流奔涌的当下,世界仍然需要广交会,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万商云集,持续释放“中国第一展”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开放红利,以实际行动向全球诠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的大国承诺。在这里,外商探寻到了盈利的秘诀,中国品牌搭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而世界各国也通过这一平台洞见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全球贸易的复苏增添了动力。

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经济全球化大潮不可阻挡。只要我们阵脚不乱,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就将不断为全球自由贸易贡献中国机遇,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 胡克青

相关阅读
钟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
人民日报 2025-05-12
广交会第一期今天闭幕 中国“智造”硬核实力吸引大批采购商到会
广州日报 2025-04-19
外交部:广交会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缩影,也是世界分享中国机遇的窗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以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全球贸易繁荣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5
外交部答北青报:服贸会是中国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8
在广交会洞见中国外贸活力
人民日报 2024-05-17
李强南下出席重要座谈会,透露3个关键信息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4-18
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新华每日电讯 2023-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