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神农大模型3.0与国内首个农业智能体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22:02

10月13日,在正在召开的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向全球发布神农大模型3.0。这是国内首个农业垂直领域大模型,拥有覆盖90%农业学科、80%农业场景的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不仅能进行农业知识问答、农业图像分析,而且能进行农业场景推理和农业生产决策。

雷.jpg

“神农”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被尊奉为农业始祖。孙其信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农业大学以农业大模型开启农业科技的破局之路,所以用“神农”为其命名。据介绍,神农大模型3.0聚焦推动农业智能体研发,以“小体积、高智能、低成本”为核心突破,推出32B、7B、1B三个版本,通过动态稀疏机制与增量压缩等大模型技术实现模型参数量缩小50%,同时关键任务性能提升了5%,全面推动农业AI从“能用”向“好用、普惠”跃升。神农大模型3.0可灵活化身感知、分析、预测、控制等农业场景专家,显著增强复杂任务推理能力,并大幅度降低部署门槛。

伴随神农大模型3.0发布,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团队同步推出“神农智能体平台”,构建覆盖农业全链路的轻量级、可部署、可协同的AI应用生态。该平台深度融合神农大模型3.0,兼容主流通用大模型,支持智能体在端、边、云环境中跨平台灵活部署。现已上线智慧育种、智慧种植、智慧养殖、遥感气象、智慧教育等六大类共36个智能体,提供低代码开发工具,支持快速构建与迭代智能体,兼容30多种编程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接入,并遵循MCP服务协议实现知识库与结构化数据的便捷接入。智能体间支持相互调用与通信,形成任务协同网络,推动农业AI从“单点智能”走向“系统智能”。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基于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算力底座,神农大模型3.0已经实现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国产化优化。借助寒武纪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分布式训练效率显著提升;结合寒武纪大模型高效推理引擎vLLM-MLU,推理成本较国外同类芯片大幅降低,为农业边缘计算场景提供高性价比的AI基础设施。这一国产化算力与模型的深度融合,标志着农业AI正式步入自主可控的新阶段。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人民政府、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联合主办。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涉农领域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共话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共探农食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 李涛

相关阅读
农科领跑全球 中国农业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7
视点|王致和进校园 中国农业大学学子近距离触摸非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中国农业大学获捐赠1.2亿元 将用于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9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分享母校“桃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7
北京视点 | 百名鄂托克旗农牧民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实训基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中国农业大学将在平谷建“未来大学” 万名学生2028年开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2
中国农业大学官宣:袁隆平孙女今年入读中国农业大学
澎湃新闻 2024-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