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故宫珍宝“摸”汴河市井 触摸系列出版物亮相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16:12

10月13日,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前夕,《触摸故宫珍宝》《触摸〈清明上河图〉》两部触觉画册,以及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无障碍世界地图》等触摸系列出版物,在北京正式发布。该系列出版物通过视、听、触等多重感官阅读方式,助力视障人士更直观地感知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现场,北京联合大学的视障大学生成为首批读者。大一学生蒋明迪兴奋地用手摸着《触摸〈清明上河图〉》画册,“这些凸起勾勒出的好像是一座桥,这是桥上的人,这里还有房屋,我摸到了屋顶……”他一寸一寸地抚摸着画册,遇到疑问便摸向下方的盲文注释,“热闹的虹桥,这是全画的中心,木质结构的拱桥,桥身如虹。”蒋明迪告诉北青报记者,触觉与文字的配合,能让他在脑海中自然勾勒出北宋汴河两岸热闹的市井图景,触觉书带来的体验格外好。

触觉书——《触摸故宫珍宝》更是从故宫众多藏品中遴选玉器、瓷器、漆器、服饰、书画作品等10类30件作品,采用细致入微的浮雕增效设计,无论是瓷器的釉色质感,还是古画的线条笔触,都给视障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除触摸功能外,每件作品还辅以盲文和语音介绍,帮助视障读者全面了解文物整体情况。

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与《无障碍世界地图》则由星球地图出版社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在国内首次采用3D滴胶技术批量印刷。地图选用加厚耐磨特种纸,具备防水防潮特性,盲文标注与地理轮廓精准对应:中国地图涵盖34个省级行政区及重点地理标志,世界地图则用不同浮雕纹理标注七大洲四大洋。触觉地图在视力残疾人的导航与空间认知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此次新版地图进一步消除了视障群体学习地理知识、提升空间认知能力的障碍。

中国盲文图书馆馆长朱兵介绍,我国现有1732万视障人士,现有的传统盲文书、近些年出现的大字本图书、明盲对照图书以及可触摸的绘本等,在与传统文化(含文物、书画等艺术作品)结合方面仍存空白。而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残联携手策划出版这两部触觉画册,初衷正是让视障人士通过可触摸、可摸读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全程参与四种无障碍出版物设计制作的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包国红坦言:“于我而言,这些触觉画册和地图就像是孩子一样珍贵,百看不厌。”她表示,触觉画册消除了视障人士亲近、欣赏国家宝藏的障碍,与触觉地图共同为视障群体搭建起感知世界与文化的桥梁。

发布当天,视障大学生还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触摸中轴 指尖云游”北京中轴线主题馆藏展览,通过非视觉方式沉浸式体验中轴线文化,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感知的维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摄影/ 袁艺

相关阅读
10月16日早读|你不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我国首次批量发行盲文版无障碍地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5
视障大学生触摸“清明上河图” 用心勾勒汴河两岸市井画卷
北京青年报 2025-10-14
图记|“触摸中华文明 感知美丽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国内首套无障碍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发布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3
忠实还原故宫30余件馆藏文物 视障读者触摸系列出版物在京发布
央视新闻 2025-10-13
登箭楼、乘观光巴士 视障人士多感官解锁中轴线新体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1
《但是还有书籍3》即将回归 走进“与书相伴”的百态人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