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拒报虚报财产 失信限高只是“起步价”
北京青年报 2025-10-13 09:01

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被执行人应当如实向法院报告自身财产情况。如果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会面临什么后果呢?

【案情回顾】

某贸易公司诉某科技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某科技公司未在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履行期内支付货款,某贸易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曹某作为被执行人某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经法院多次依法传唤拒不到庭。法官现场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正常经营某药店,法官要求其如实报告该公司名下财产状况,但曹某明确拒绝申报,并表示该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后核查发现,该科技公司正常经营且有营业收入,但拒不如实申报财产,属于明显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情形,法官依法作出对曹某予以拘留的处罚决定。但曹某以身患多种疾病为由拒不配合法院送拘,为进一步核实情况,法官前往医院对曹某进行身体检查,在确定曹某身体状况符合送拘条件后完成对曹某的拘留措施。

在曹某被拘留第二天,其家属主动代为履行了法律义务,但因曹某本人存在明显拒绝申报、虚假申报财产的情形,法官并未解除对曹某予以拘留的强制措施。事后,曹某写下悔过书,对自己抗拒执行、虚假报告财产的行为懊悔不已。

【法官说法】

什么是财产报告制度?

财产报告制度,是指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向被执行人发送《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按时、按要求主动上报个人(或单位)的责任财产情况,由此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应报告哪些财产?

被执行人在收到法院作出的报告财产令后,应就近一年内自身名下的以下财产进行如实报告: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份额、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被执行人的财产已出租、已设立担保物权等权利负担,或者存在共有、权属争议等情形的,应当一并报告;被执行人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被执行人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其他财产权等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也应当一并报告。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可能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被执行人在收到报告财产令后,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一是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限制消费,自然人不得有高消费及非生活工作必需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住宿星级酒店等,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也受限(私用个人财产可申请法院批准);二是拒绝、虚假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法院可对相关人员罚款、拘留;三是经罚款、拘留后仍拒不执行的,将被认定为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张冉(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编辑/ 胡克青

相关阅读
被“限高”后女儿仍在高收费国际学校就读 法院:对被执行人司法拘留15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2
“限高”被执行人通过违法方式购买高铁票 被法院罚款2000元并写检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北京通州法院开展“夜间执行” 有被执行人当场支付赔偿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Qnews|被“限高”还乘飞机?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被北京房山法院司法拘留15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6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还转移财产认为法院拿他没招 结果因犯拒执罪获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5
河南唐县一被执行人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
人民法院报 2022-11-23
“预处罚”让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
广州日报 2022-09-26
重庆渝北区:失信彩铃让失踪被执行人现身
人民法院报 2022-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