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龙:如何塑造走进观众内心的哈姆雷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07:46

被冯远征认为“未来可以演哈姆雷特”的郑云龙,进入北京人艺后的第二部戏竟然就是出演这个所有男演员都心向往之的丹麦王子,冯远征更是不吝惜对爱将的赞美,在媒体面前直言郑云龙就是“天选哈姆雷特”。但在10月11日举行的北京人艺戏剧永恒艺术讲座——《哈姆雷特》创作分享会上,郑云龙无奈又率真地表示,听到这个说法,自己“崩溃了”。

郑云龙的“忘词”与“崩溃”

分享会上,郑云龙透露了自己与“哈姆雷特”的渊源,而自己第一次接触这部莎翁名作还是人艺青年演员年度考核时,选择了这个经典角色的他,那一次忘了很多的词,当被问及还记不记得郑云龙在考核现场的表现时,院长冯远征还未及回答,郑云龙便抢话道:“远征老师那天不在,他如果在,忘得会更多。”

这一次,当《哈姆雷特》真的来了,郑云龙说其实想退缩,“还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我尝试做话剧演员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目前这个阶段就要接这么重的一个角色,很忐忑。”于是,当听到远征院长用“天选哈姆雷特”来形容自己时,郑云龙称“崩溃了”,冯远征则调侃他当即就开始做抉择,“生存还是毁灭”。

放大的个人选择

眼下已经演了20场,至今想起排练初期读剧本阶段,郑云龙称理顺剧本用了很长时间,那段时间,他每天晚上回家顺一遍自己的词就要两个小时。

在郑云龙看来,让这部戏走近观众的方式就是“放大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设定的一个主题就是‘放大的个人选择’,事业与爱情、亲人与爱人,勇敢与懦弱、爆发与隐忍,最后就是生存还是毁灭……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选择,选择会引发后果,我们就要去承担。’选择’在各个时代、各个人群都会产生共鸣。”郑云龙说。

在他看来,“400年前的经典已经成了人们头脑中的神话,当然可以去塑造神坛上的哈姆雷特,但如果选择塑造一个能走进观众内心的哈姆雷特,就要在台词上做一些处理。作为划时代的剧本,台词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很多台词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用,比如‘我的戾气已经上达于天’,我们经常会用这句来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郑云龙眼中,这就是一个好的剧本带给演员的净化和升华。

不经意的舞台高光瞬间

而被观众称作舞台高光的几个瞬间,其实也都是不经意或随手为之,装灯具的笼子,《骆驼祥子》组的衣服架子,音响设计找来的代用笛子,最后都成就了哈姆雷特最好的样子。

“哈姆雷特决定装疯时,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相对安全的空间,排练时就想到要在舞台上找到这么一个空间,正好排练场放着一个装灯的笼子,我就钻进去试了试,得到远征老师的认可后,我们就开始围绕这个小景设计了一些戏。”郑云龙表示。

至于本来是代用道具的笛子最后成了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道具,郑云龙透露,当时只是在排练厅随便吹了几下,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用他的话说,“这个笛子声音一出,就很捣乱,那种找茬儿的感觉自然就流露了出来。”

脏辫,另一种尝试

至于一头脏辫编得头皮疼不疼,郑云龙忍不住夸赞了剧组的创作氛围,“很多尝试都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支持。最早我和远征老师提出想尝试脏辫造型时,他很支持。一是我以前没有尝试过,而脏辫又能成为角色纠结、挣扎、拧巴等内心的外化。真正造型时,远征老师怕我疼,让我烫头,我说即便疼我也想试一下,但其实一点都不疼,编得很松,甚至一点体感都没有。”造型在郑云龙心中一直被看得很重,“很多时候,造型就是表演的一部分,对于演员来说,造型成立了,角色也就成功了一半。”

分享会最后,剧组现场集体还原剧中重要道具三色堇叠纸,这个叠法是属于冯远征儿时的手工记忆,郑云龙在饰演奥菲莉亚的陆璐的协助下,将叠好的三色堇抛向天空,这一莎士比亚笔下重要的植物意象,更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成为这版《哈姆雷特》最唯美的桥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 周超
摄影/ 刘畅

相关阅读
郑云龙:“天选”哈姆雷特也忘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1
北京人艺推出第四版《哈姆雷特》 主演郑云龙:哈姆雷特是我们每一个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郑云龙: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有一千种感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郑云龙出演北京人艺新版《哈姆雷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罗慕路斯》是荒诞喜剧不是闹剧 北京人艺新年新戏要带观众“做游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升舱”版《榆树下的欲望》上演,三年磨炼“新人”郑云龙更“合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7
郑云龙官宣入职人艺,时隔三年再演《榆树下的欲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登台世纪坛剧场,青春《哈姆雷特》再度走出人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