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10月9日了解到,2025年国庆期间,70余位来自中国的体育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组成的“2025活力校园国际交流团”来到英国,与英国同行们开展了一场深度互学互鉴的交流。
“2025活力校园国际交流”直面中英两国体育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拉夫堡大学,中英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中英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女孩运动参与”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作为本次“活力校园国际交流”的创新之一,全国多地获奖体育老师将中国文化、民俗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在启程前经过四个月的打磨与完善,凝聚三个富有特色的体育课堂,与英国当地师生分享交流——将中国特色音乐与花式跳绳融合的互动课堂得到了英国孩子们的好评和积极参与;以中国特色醒狮为灵感,广东东莞石排镇石岗小学孔泽钦老师和组员们将特色民俗活动转化为沉浸式体能训练;陕西省延安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张雄胜老师、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小学孙泽老师则和团队老师一起,用一条红丝带串联课堂,连接安塞腰鼓、中国式摔跤等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沉浸式交流与体验中,体育老师们观摩了多场当地课堂并与当地师生沟通交流。
英国青年体育信托基金会(Youth Sport Trust)向中国体育老师全面介绍了英国小学体育包容多元的教学特色。该基金会国际运营部负责人Vivienne Holt分享道:“中英小学体育教育各有挑战,英国体育教学大纲聚焦敏捷、平衡、协调能力培养及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可自主设计体操、户外探险等多样化活动。除16岁中考体育外,评估体系更侧重课堂即时反馈与个体成长记录。”
耐克大中华区公益部负责人许琳表示:“运动不止于青少年身心的强健,更像是安装了一套强大的‘操作系统’,让他们更好地运行未来人生中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不管是升学、就业,还是融入社会。‘There is no finish line’,学习没有终点,运动也不会有终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 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