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
公告中提到,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税务机关依据《减免税目录》、减免税标识以及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所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办理车辆购置税减免税手续。
这次政策调整引用了新的国家标准,即《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GB 36980.1—2025):这是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它将在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公告中提到,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应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参照GB 36980.1—2025中最大设计总质量为3500kg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执行。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政策对行业和车企都是好事,补贴延期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消费者的购车成本降低带动消费积极性提高,车企销量也会增加,从而让行业产值增加。“不过此次补贴是有范围的,车辆要符合能耗等要求,这也是为了引导车企生产能耗低的车,让新能源车越来越节能,让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 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