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一个月后,全运圣火将在广东奥体中心熊熊燃起。这将是全运会历史上的崭新一页——粤港澳三地携手举办这场体育盛会。
此次火种采集活动包含“源火”采集与“圣火”点燃两大环节。活动现场,采集自深海的“源火”首度揭晓其神秘面纱。采火技术团队代表手捧“源火”盒走上舞台,这一簇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源火”正式对外亮相。
点燃火种盆环节,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手中的采火棒,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登台,一起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盆,寓意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同心筑梦。
本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完成后,将分别奔赴港澳广深4座城市,并将于11月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举行火炬传递。
圣火既是赛会庄严启幕的象征,更在每一个人心中点燃了希望与梦想的火花。作为由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办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种采集无疑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中华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传递大湾区独特岭南韵味的重要仪式。深海逐梦,全运之火见证海洋科技之光。
9月16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出发前往南海北部海域开展科考航次并执行深海“源火”采集任务。9月18日,抵达作业区,“海马”号集成“源火”采集装置下潜至水深1522米的“海马冷泉区”渗漏点。科研人员远程精准操控机械臂持采集舱,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采集到足量可燃冰后,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成功实现深海可燃冰安全引燃与“源火”回收。海洋科技赋能,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种采集,上演了史无前例的深海冰火交融、体育与科技双向奔赴的视觉盛宴。
本次“深海采火”任务,以多年海洋科研为依托,历史性地将战略性清洁能源、高端无人深海装备、超深海能源探测及采集引燃关键技术等元素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先进的科技水平,开创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行。本届全运会分为竞体比赛和群众赛事活动,其中竞体比赛设34个大项401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在竞体项目中,在跳水、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和场地自行车、赛艇等潜优势项目上增设非奥小项;在篮球、足球、排球项目上增设青年组小项。
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 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