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出处、不看层级,无需所在单位推荐,只要是对专业领域有兴趣的“90后”干部,均可自主报名参与;培训过程主打“宽进严出”,从入营筛选到阶段学习,全程贯穿考核评估与竞争筛选,唯有达标者方能逐轮进阶;最终更是形成了实打实的堵点调研报告、产业献策报告以及企业招引落地、项目推荐成果……
这不是MBA,而是北京朝阳首期“火星计划”青年干部训练营。10月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月即将结营的训练营成果斐然: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走访百家企业,产出了77份堵点调研报告、25份产业献策报告。作为朝阳区创新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要实践,“火星计划”究竟有哪些创新?北京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
创新选拔方式:自主报名,以竞争激活人才活力
不同于传统干部培训需依托单位推荐的模式,“火星计划”训练营面向朝阳全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首次采用“自愿报名+竞争过关”的选拔机制,只要是对专业领域有兴趣的“90 后”干部,均可自主报名参与,不论出处、不看层级。
4月中下旬,训练营在公开招募阶段便吸引1022位干部报名,经综合考量基础素质、参训意愿、专业潜力及培养紧迫性等因素,最终筛选出158人入营,晋级率仅15.5%。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多轮考核评估与竞争筛选,7月上旬通识培训结束后,仅75人通过考核进入实践闯关阶段。
“这种短时间、快节奏的学习状态,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让我对区情和产业框架、要素与生态有了全面认知。”来自朝阳区科协的“00后”学员孙婉童说:“提升经济思维能力是锻造干部队伍的必修课。朝阳是首都经济大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我们的年轻干部更要懂经济、善学习、肯开拓。”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培养模式:通识+实践,“双导师”护航全学段
在培养模式上,“火星计划”训练营构建了“全覆盖通识教育+全学段渐进培养”的体系,并引入“双导师”机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据训练营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训练营聚焦产业经济专题,自5月8日开营至7月初,利用工作日晚间和周末,由32名市场一线与政府部门的资深导师,为学员开展100个学时的通识培训。课程内容不仅系统梳理朝阳区经济结构与政策导向,搭建区域发展综合分析框架,还深度挖掘“2+4+N”等核心产业内涵,解析产城融合全流程构建逻辑,并借鉴长三角、大湾区先进经验,帮助学员对全区产业框架等形成全面认知。“训练营帮我优化了知识架构,拓展了产业思维,让我学会从产业生态的视角主动思考如何运用政策工具服务企业。”来自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的学员任娇说。
进入实践闯关阶段后,“双导师”机制进一步发力,导师团队由政府部门资深工作者与市场一线企业家组成,如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等市场导师,能结合实际问题提供实操方法,避免“纸上谈兵”。
创新实践转化:聚焦硬核任务,将课堂延伸至市场一线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火星计划”训练营并非单纯的理论培训,而是以“实战任务”为导向,推动青年干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成果,实现将“经济课堂开进企业、延伸到市场”。
实践攻坚阶段,学员们围绕产业升级、业态创新与应用场景、“两区”建设与“两业”融合、数据要素与数字化转型等专题,形成堵点调研报告77份、产业献策报告25份,以“解剖麻雀”的钻劲破解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难题;以专业视野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
其中,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任娇与同事姜立阳、区科协的孙婉童组成的“宇宙无敌”调研组,通过“一张名片+一本政策”的精准宣贯、现场答疑,以及为企业测算迁址成本与收益,推动3家涵盖金融、医疗、商务服务领域的企业落户,引入注册资本近6000万元。
“‘火星计划’让我对市场主体需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来自市规自委朝阳分局的学员王瑾瑜表示,训练营让自己未来能更全面地考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长点。
此外,训练营还组织5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学员走访86 家企业、访谈131 位行业人士,收集300 余条企业政策需求,为区域规划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创新长效机制:将推“菁英朝阳”计划,打通培养链条
基于“火星计划”的实践探索,朝阳区进一步深化青年干部培养机制,即将推出《“菁英朝阳”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突出培养理念革新,探索建立更适应高质量发展用人需要、更能体现专业前沿和市场需求的年轻干部、专业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计划》聚焦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将入职最初5至6年定为培养关键期,分适应期、筑基期、提质期、跟踪期四个阶段推进,每个阶段均设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具体措施与评估指标。在适应期,为干部配备“双导师”开展传帮带;筑基期突出基层实践锻炼与工作作风养成;提质期则创新设立专业型、综合型两条成长赛道,其中专业型赛道构建“基础强化+前沿拓展+实战应用”的课程体系,实现全学段渐进培养;跟踪期通过综合评估建立“优轻库”动态管理,实施分级分类长期培养。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年轻干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的体系,更好地推动选育管用结合,促进干部全周期渐进培养,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火星计划”首期训练营即将结营,朝阳区将根据训练营跟班考察情况,综合考虑干部学习经历背景、专业素养、发展潜力,推进“四个一批”:向产业部门补充一批、在经济岗位重用一批、产业部门间交流一批、到市场一线锻炼一批,真正实现培养成果向干部队伍建设实效的转化。
供图/朝阳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