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发挥“银龄讲学”优势,助力实现教育就业双成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8 16:29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整体部署,今年计划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连日来,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肃等多地媒体先后发文招人,其中浙江、甘肃还发布了招募的具体要求和信息。

对教育薄弱地区而言,银龄讲学计划堪称雪中送炭。退休教师普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熟的教育理念,能够直接通过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专题讲座等形式,将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传递给农村教师。他们还可担任副校长或教研组长,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推动教学改革。这种“传帮带”模式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比如通过开设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退休教师能帮助当地教师掌握更高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互动与学生学习效果,形成可持续的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该计划以退休教师为突破口,为城市老年人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其中不乏具备专业能力的退休教师。通过银龄讲学计划,他们不仅能继续发挥教育专长,还能获得稳定的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及意外保险等保障。这种“老有所为”的探索,既可满足一部分城市老年人的就业需求,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但要实现基层教育与老年就业的双成就,仍需突破一些难点。比如在年龄与健康方面,可能排除部分高龄但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的岗位匹配也需要更加精准,比如高海拔、山区地区需特别考虑教师的身体适应性。政策落实需强化跟踪评估,避免重招募轻管理,因此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不履行协议或身体状况不适者及时解除协议。此外,需完善医疗保障衔接,确保讲学教师在异地的医疗费用能顺利报销,避免因健康问题影响工作持续性。

由此看来,银龄讲学计划不仅在于短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还在于构建一种可持续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政策设计,将退休教师的专业价值与农村教育需求精准对接,为城市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的新舞台,从而实现教育提质与老年就业的双赢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扩围潜力,可在更多领域加以尝试。比如鼓励优秀退休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学专家下基层,通过定期坐诊、培训乡村医生、建立远程医疗平台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也可以用更大的力度,支持大学毕业生回乡担任村干部或创业,利用其专业知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产业振兴。这些举措与银龄讲学计划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人才下基层的多元路径。

文/唐传艳

编辑/ 李涛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开展“银龄行动”,实现老有所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1
北青快评 | 进一步推动“银龄行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为银龄教师创造用武之地
光明日报 2024-08-08
教育部:每年计划选派约两万名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7
教育部:做好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实施工作
新华社 2024-02-10
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 染白头
中国新闻网 2023-12-03
未来三年将有12万银龄教师参与教学
光明日报 2023-11-30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人民日报 2023-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