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建“样板间”长什么样?假期文博游必打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3 15:35

假期到北京旅游,不妨去恭王府博物馆打卡,这里正在展出圆明园九洲清晏殿、北京地安门等烫样文物。这些烫样,就像是清代古建的“样板间”,让我们能立体地看到已经消失的那些古建筑的样貌。

提起圆明园九洲清晏,或许你会关联到电视剧中的某些场景。乾隆年间宫廷画师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给这处消失了的古建留下了真实的影像记录。想要突破二维绘画的局限,深入探访内部,这件同治皇帝为复建圆明园而制作的九洲清晏烫样,是一份最佳的“立体说明书”。

展览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刘畅:同治皇帝无法做到雍正乾隆朝时期的大规模,但是他又想要九洲清晏殿的味道,那个味道,不是房子外面看着长得像什么样子,而是里面的布局空间格局是什么样子。通过烫样不仅能猜想建筑设计师想法背后的那个社会,而且能猜想创意思想。

烫样,是清代对纸质建筑模型的称谓,因制作时有些部位用烙铁熨烫成型而得名。其基本制作过程,包含了裱袼褙、裱糊、做滴子、画板片、贴香、熨烫、上色、拼装等多道工序。烫样,像是微缩版的古建“样板间”,宫殿布局、内饰装潢,甚至家具陈设,各项细节一一齐备,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造物技艺与思想。传承至今的烫样文物,是保护、修缮与复原古代建筑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恭王府博物馆高级工程师 王倩:地安门烫样,是纸木结合的。因为它的比例比较大,梁柱这些骨架还有墙体都是用松木这种软木支撑起来的。留到现在的烫样是研究古建筑,特别是那些消失了的古建筑的一个特别好的依据。

因不易保存等多种原因,目前,完整的烫样文物存世量不足百件,而陵寝烫样更是稀少。规模宏大的清代慈安太后陵寝烫样,也在展览中亮相;另外,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收藏的20件样式雷内檐装修板片烫样,为首次展出。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恭王府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共展出烫样、图档等72件套文物。展览持续至12月25日,观众入馆后免费参观。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编辑/ 胡克青

相关阅读
红色游、乡村游、文化游……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文旅不断“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8
免签“朋友圈”扩大 “中国游”持续火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2
旅游景点迎假期客流高峰 新场景带来新体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2
暑期避暑游、夜经济火热 外国家庭“组团打卡”
央视新闻 2025-08-17
免签47国 入境游迎来“暑期档” 成都西安是热门打卡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软”环境+“硬”政策 北京打造自动驾驶“样板间”
央视新闻 2025-06-25
沉浸式游览更地道!入境游十条主题线路玩出新“京”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3
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 看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拓新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