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建成474处院前急救站点 未来将打造智慧急救中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30 21:18

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30日从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本市已建成遍布城乡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站点,为市民提供公平、可及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近日,北京急救中心迁建项目正式立项,新址将落户城市副中心,预计两年后建成,这将是本市急救服务能力的软硬件双重升级,更好满足市民对高效、专业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

本市已有474处院前急救工作站点

本市急救服务情况如何?市急救中心介绍,目前全市急救站点遍布各区、覆盖城乡。已建成474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站点,覆盖全市16个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是5年前的1.8倍,基本实现了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一个急救工作站的目标,急救站点布局更加均衡可及,急救服务半径明显缩短。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方面,全市120急救网络现有6000余名急救人员和1000余辆救护车,形成高效协同的专业救援力量。全市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五大中心”绿色通道建立率达100%,实现急危重患者快速转运与有效救治。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日均院前急救值班车组数达到780个,较5年前增加了74.5%;全市120受理急救电话90.38万人次、出车89.47万车次,较5年前分别增长了50.47%、62.01%;急救呼叫满足率达99.99%,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以内,急救总量与急救效率实现双提升。

120调度指挥精准统筹全域联动

北京是全国唯一实行统一指挥、一级调度机制的省市,坚持“120”一个医疗急救号码服务全社会,显著提升了急救效率。遍布全市的急救站点与车组人员在市120调度指挥中心的统一指令下,承担现场抢救与转运任务。目前,120调度指挥中心设有50个调度座席,日均受理急救电话5500余次,调派救护车2800余次,有效保障了城市日常急救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序开展。

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本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始终保持高效运转,120电话呼入量持续增长,调度压力不断增大,当前系统运行已接近饱和。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急救服务需求,北京急救中心启动迁建项目,新址扩容后调度座席数量将大幅增至120个,数字化系统功能全面升级,调度指挥效能更加优化,将更好地满足市民对高效、专业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

智慧急救中枢助力高效响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项目中,“智慧急救”顶层设计将全面落地,计划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成一个集医疗急救调度指挥、远程视频医学指导市民参与急救、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协同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智慧急救中枢,更好保持“呼叫即急救”的高效响应,为危重症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

新址启用后,北京急救中心社会综合应急能力也将全面提升,可提供教学培训空间,增设日常创伤、事故灾难应急等社会实景应急训练区域,结合需要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助力更多“第一目击者”成为“第一施救者”,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韧性。

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迁建好比为已经健全的‘躯体’安装一个更强大的‘心脏’和‘大脑’,赋能整个急救网络,使全市覆盖城乡的470余处急救站点的运行更智能、响应更迅捷、处置更高效,为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 贺梦禹

相关阅读
加强急救能力建设 北京等地启动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
中国新闻网 2024-11-23
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健康北京 2024-08-13
北京院前急救立法监督求实效惠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9
北京急救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启用
北京日报 2023-07-04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沉浸式”蹲点调研院前急救条例实施情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2
北京院前急救年内将实现医保实时结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两会声音 | 沈洁代表:尽快推进本市“智慧急救”系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8
大兴区“非急危重症热线”搭起互助急救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