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十四五”时期北京民生领域发展综述。其中,北京就业基本盘展现韧劲。北京常住就业人口突破1100万,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7万人。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1-2024年,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均值分别为4.3%、4.7%、4.4%和4.1%,2025年上半年均值为4.1%,始终处于5.0%的“十四五”预期目标之内。北京常住就业人口突破1100万,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7万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北京坚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北京三次产业常住就业人口比例由2020年的2.4:16.7:80.9优化为2024年的2.1:15.8:82.0,服务业吸纳了更多劳动力,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协调。
北京稳步提高就业人员社保待遇水平,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顺利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成效,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4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829.4万人、1437.4万人和1388.1万人,较2020年末分别增加149.4万人、119万人和120.9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每月1170元提高到2025年的每月1480元,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2020年的每月2200元提高到2025年的每月2540元,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精准帮扶重点群体。
北京先后出台《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项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搭建“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100%帮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 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