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正式启幕。从9月29日至10月5日,北京园博园将连续7天上演近400场精彩演出及活动,邀八方来客共赏园林秋色,沉浸式体验中华戏曲的独特魅力。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届戏曲周主场活动期间(9月29日至10月5日),北京园博园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预约,可直接入园。
本届戏曲文化周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创新策划“梨园精品”“梨园嘉年华”“梨园传戏”“城市推广”四大核心活动板块,涵盖20余个精彩活动单元。活动以新编红色剧目、沉浸式展演回望历史,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舞台,推动文旅商演跨界联动。
开幕演出中,众多戏曲院团的表演艺术家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演出。北京京剧院以《锦绣梨园》拉开序幕,展现国粹艺术新时代生机;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裘丹莉演唱越剧《白蛇传》选段,彰显乙巳蛇年韵味;豫剧名家李树建高亢演绎《大登殿》选段,弘扬孝道美德;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沈文莉、朱虹带来现代京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彰显红色基因传承;小梅花奖得主王瑞滢、王含伊演绎龙江剧《哪吒除害》,展现经典新魅力。
北青报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本届戏曲周积极探索“戏曲+”融合发展模式,推出众多“新玩法”。开幕式现场,融合前沿AI算法与动作捕捉技术的数字主持人“戏宝”与大家见面,这个集智能导览、剧情讲解于一身的虚拟形象,化身戏曲周“数字向导”,带领观众“云游”园博园各特色园区。不仅有AI主持人,本届戏曲周格外注重科技赋能与群众参与,推出“戏韵智界”、戏曲音乐会、大学生社团竞演、中国戏曲票友竞演、“戏精吉市”等多项互动性强的品牌活动。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戏曲艺术融入城市日常,本届戏曲周推出地铁14号线戏曲主题车厢、12辆戏曲主题公交,在丽泽桥、高楼金站等交通枢纽设置戏曲主题灯箱,同时积极探索“票根经济”模式,联动丰台区各大商圈、特色商户与热门景区,为持有戏曲周票根的观众提供专属权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 刘忠禹  
摄影/ 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