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中学小记者团:在动漫世界探寻文化传承与创新力量
中学时事报 2025-09-29 14:20

北京动画周汇聚文创展示、论坛分享、技术体验等多元内容,为动漫交流与文化传播搭建起专属平台。活动启幕后,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北京展览馆,深度观察,沉浸式体验。聆听行业嘉宾分享,探秘吉祥物背后的设计故事,零距离接触AIGC 技术设计的实验中学校服熊……他们以青少年视角为我们带来了动画周的精彩报道。

步入北京展览馆的展厅,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商铺,货架摆满了各类动画文创产品,处处彰显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艺术的完美结合。展厅里还有许多前来参观的coser,他们身上洋溢着对动漫的激情与热爱。

我们完整聆听了刘平云教授的精彩讲座,他是“冰墩墩”等著名吉祥物的设计者。他表示吉祥物的设计需要表现国家的传统文化、国家形象,且符合大众审美,因此在设计冰墩墩时以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主体,并加入了冰壳、彩虹等元素,从而在表现出冬奥会特点及体育活力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刘教授的分享中,我认识到中国动漫是用我们的文化基因创造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世界童话。中国动漫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在一代代中国动漫人的努力下,中国动漫必将磅礴向前、点亮未来。

——刘倩雨(北师大实验中学 初一1班)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北京动画周的创作论坛,聆听了四位主讲人与动画的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可欣总导演的分享。在制作儿童动画时,需要以儿童视角进行美学呈现。成人动画的繁在于技术堆叠的深度;而儿童动画的简表现在抽象化、卡通化上的呈现。“繁”在于美学呈现的精度与思考,而“简”主要对儿童心理学有更深的研究。每个年龄段都拥有自己喜欢的动画风格,孩子们喜欢色彩鲜艳,情节直白的童趣,而成年人又喜爱意义深刻的故事。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必急于做“创作者”,而是要勇于体验和试错。说到底,绘画的App只是载体,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借助这些工具唤醒自己的文化自觉。在观看动画时不只是关注剧情,而是要去思考角色背后的文化符号。在动手创作时不止追求画的好,更要注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思考,表达真实情感才是创作最坚实的底色!

——张添琪(北师大实验中学 初二1班)

作为小记者,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在展厅见到了很多熟悉的童年动画的IP形象,还惊喜地发现了凭借AIGC技术设计的实验中学校服熊。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AIGC将视听艺术和中学教育联系起来,让我们每个中学生都能直观地感受到智能科技赋能新媒体的力量。

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高新科技以外,动画美术与制作精品创作论坛中,几位来自知名美术设计学院和动画制作公司的嘉宾从不同角度为我们阐释了动画产品制作的“精”与“美”。从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的3D动漫化改编,当代视觉艺术设计对精美的追求不仅是为了丰富大众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传承、传播与创新国家和地域文化形象,让艺术的灵感在传统与现代风格间迸发。

作为一名Z时代的中学生,我时常想,在动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是否会因跨越代际而改变。但在会场中与“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即使我们过往的生活背景不同,艺术仍然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和声音,超越时间和个体经验,给每个人带来独特的生命力与价值感。而算法和技术虽然无法代替创作者表达人文情感,但它们可以推动跨越时空的多媒体传播,让艺术带来的人文关怀传递给更广阔的群体。

——李涵乔(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18班)

编辑/ 贺梦禹

相关阅读
观赛游玩两不误!中网“第二现场”指南来了——
北京朝阳 2025-10-04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小记者团:直击北京动画周,见证国漫以科技为舟、文心为舵的新浪
中学时事报 2025-09-30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小记者团:走进动画产业前沿,体验沉浸式学习
学通社1985 2025-09-30
球迷朋友请查收!2025中网观赛最强交通攻略来了~
中国网球公开赛 2025-09-29
北京八中小记者团:深入北京动画周,探寻动画创作与产业新生态
学通社1985 2025-09-29
西单小学小记者团:解码AIGC魅力,见证国漫与科技融合新未来
中学时事报 2025-09-29
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小记者团:从动画角色到文化内核,看见创作的温度
中学时事报 2025-09-29
来看北京大满贯?查收最全交通出行攻略——
北京石景山 2025-09-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