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一家人”:以志愿微光点亮城市文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19:38

党旗红、天空蓝、柠檬黄交织的身影,活跃在北京怀柔的各个角落。2020年7月诞生的“怀柔一家人”志愿服务品牌,秉持“工作生活在怀柔,就是一家人”理念,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汇聚9.2万实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21%)、2000余支团体、7万个服务项目,不仅助力怀柔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更让“共建共享”的暖流浸润怀山柔水。

邻里守望 传递文明温度

文明新风的传递,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暖心行动。龙山街道西园社区,怀柔枫叶红志愿服务队队员常围在张桂英老人身边,打着快板唱文明歌谣。85岁的鲁桂兰是队伍里的“名人”,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义务为居民理发,一干就是35年。2021年,女儿耿潇接过“接力棒”成立枫叶红服务队,将“家人式”服务做细做实:“银龄无忧”项目中,队员记着独居老人爱吃的点心,陪老人唠家常;“阅读陪伴”活动里,队员蹲在地上手把手教孩子认字。50项贴心服务累计惠及近8000人次,总服务时长超3.1万小时。如今,队伍也从母女俩发展到470多人的“大家庭”。

在汤河口镇,“汤河蜂回巢”志愿服务品牌成立7年多来,以乡愁为纽带,吸引外出“游子”返乡,1支中队与22支分队常态化开展宣讲、助老、兴农等服务,让文明新风在山野扎根。怀柔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怀柔一家人”是群众自发形成、自觉参与、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与精神象征,只要愿为公益出力的守法公民,都能成为“一家人”。

精细搭建服务网络 保障需求落地

高效的志愿服务,依托于精心搭建的全域服务网络。怀柔构建“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6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317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85个文明实践基地”三级阵地,317个村(社区)实践站成为“家门口的服务点”,让“家人”就近获取帮助。

“三库四单”系统则是服务精准落地的“智慧大脑”,“需求库”“资源库”“项目库”实时更新,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让服务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同时,怀柔探索“五社联动”现代社区治理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志愿者为辅助、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搭配908名文明实践网格员,确保“家人”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管。此外,志愿者服务时长可积分换物资,每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还为优秀项目提供支持,进一步激发“家人”热情。

多元参与 壮大文明力量

“怀柔一家人”的队伍不断壮大,更多“合伙人”加入文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怀柔创新“精治合伙人”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区人民法院、民营企业协会等十多家单位成为社区“编外管家”。师生们为社区“梳妆打扮”,法官们开设“普法小课堂”,医生上门为独居老人体检,今年5月,外卖骑手化身社会监督员,助力城市管理。

依托地域特色,怀柔还激活独特资源: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在全国科普月将科技装置模型搬进城市客厅,用通俗比喻讲解原理,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专家担任怀柔区各中小学的科技副校长,实现全覆盖,让“硬核科技”温暖落地;“中国影都”的演员、名人积极参与文明传播,方青卓借粮票呼吁“光盘行动”,双奥冠军任子威倡导“文明出行”,白敬亭担任寻找“最美怀柔人”形象大使,为家乡文明建设助力。今年,怀柔还发布首个志愿服务“年度时间轴”,统筹40家单位、200个项目,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新格局。

如今,“怀柔一家人”推动了怀柔文明实现蝶变。志愿服务与城市治理深度联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六个最美”社区治理品牌惠及众多居民,社区自治解决率提升。第三方调查显示,近5年怀柔市民乱穿马路发生率下降64%,不文明养犬行为减少52%,“礼让斑马线”实现率接近100%。怀柔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怀柔一家人”不仅为文明城区创建助力,更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未来,怀柔将继续以“一家人”的温暖联结,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个角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 李涛

相关阅读
北京怀柔区1.9万在职党员常态化“回家报到” 助力城市文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9
北京怀柔“文明脱口秀”决赛 16名选手C位开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8
“礼”敬“一家人” 空港文艺范儿又出圈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2
东城崇外街道音舞诗画情景剧《幸福一家人》首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1.7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回社区报到 怀柔区开展“文明实践进万家”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怀柔区本月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千余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礼遇最美奋斗者 怀柔一家人共庆佳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福利!邀您免费观影《超能一家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