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央视新闻 2025-09-28 14:1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侗族木构建筑穿梁接拱、立柱连枋大量使用榫卯结构,牢固缜密,具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新华社记者 张枫 摄

侗族风雨桥是侗族木构建筑的代表之一。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侗族风雨桥200余座,如三江宜阳风雨桥、程阳永济桥等。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永济桥。该桥建成于1924年,整座桥梁搭建时不用一钉一铆,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桥长近80米,宽近4米,高近12米,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珍品。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宜阳风雨桥。该桥横跨浔江之上,全长399.6米,宽28米。桥面设双向四车道,桥上共两层,二层建有跨桥人行通道。

9月25日,游人行走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永济桥上。

9月25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杨求诗在木工车间用墨汁画出卯眼位置。今年62岁的杨求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参与建造三江宜阳风雨桥等多座侗族风雨桥。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永济桥。该桥建成于1924年,整座桥梁搭建时不用一钉一铆,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桥长近80米,宽近4米,高近12米,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珍品。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宜阳风雨桥。该桥横跨浔江之上,全长399.6米,宽28米。桥面设双向四车道,桥上共两层,二层建有跨桥人行通道。

9月25日,车辆行驶在宜阳风雨桥上。

编辑/ 刘忠禹

相关阅读
视窗|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央视新闻 2025-09-28
视窗|广西三江:绽放指尖的侗族吉祥花
新华社 2025-09-26
视窗 | 广西三江:油茶飘香迎宾客
人民网 2025-04-08
图记 | 广西三江:茶企茶农“双向奔赴”谱“茶经”
新华社 2025-03-24
视窗 | 中华水塔”生机盎然 三江清水滋润华夏
新华社 2025-03-23
视窗|广西三江:侗族群众欢庆多耶节
新华社 2024-11-10
视窗|广西三江:立冬时节腊味飘香
新华社 2024-11-08
视窗|广西三江: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
新华社 2024-07-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