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对于醉驾后否认自己驾驶车辆,让亲朋好友作虚假陈述或找人顶包的,依法从重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10:28

据最高检9月28日消息,近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醉驾以案释法案例。其中包括“上海丁某危险驾驶案”。

被告人丁某,男,46岁,务工人员。2024年6月20日21时30分许,被告人丁某饮酒后驾驶小型汽车行驶至上海市奉贤区东海路其住宅附近下车,为便于停车欲移动路边路锥时,遇民警执勤检查盘问,其谎称自己系路人,否认驾驶过该车辆,民警遂排查邻近住宅业主,丁某之妻贺某某在排查过程中到场,冒充自己车辆驾驶员,丁某未予以否认。后民警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证实系丁某驾驶车辆,于次日凌晨对其做呼气测试和血液酒精含量鉴定,经鉴定,丁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00mg/100ml。

按照“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规定,醉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不满150毫克/100毫升,没有十五种从重处理情节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本案检察机关审查认为,丁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虽然不满150mg/100ml,但是其在被查获时谎称自己系路人,并在其妻子到场后主动顶包过程中未予否认,因其否认自己系车辆驾驶员、现场拒绝做呼气测试,妨害公安机关开展相关侦查工作,导致呼气测试及血液酒精含量检测延迟三个多小时,应认定为“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的从重处理情节,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2024年8月1日,检察机关以丁某犯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2024年8月7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判决丁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鉴于贺某某与丁某系夫妻关系,对丁某当日是否饮酒并不明知,其临时顶包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对其开展批评教育。

顶包行为,害人害己。遇到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如实陈述事实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驾驶人酒后否认自己驾驶车辆,让亲朋好友作虚假陈述或找人顶包等,都属于逃避法律追究的从重情节,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包庇罪等严重犯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 周超

相关阅读
最高检:对于醉驾后被查处,选择逃避、阻碍检查的,依法从重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最高检:对醉酒程度深,造成交通事故且逃逸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最高检:醉驾屡教不改、找人顶包等六种情形依法从重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5月以来北京交警查获1768名酒驾司机,其中醉驾587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5
男子醉驾肇事后回家喝酒 还对民警撒谎拒配合调查 结果被重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警探号丨男子与妹夫喝酒回家路上遇交警夜查 自愿“顶包”结果俩人都因醉驾被刑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3
壹现场丨男子醉驾连撞四车 找朋友“顶包”被拒最终获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31
河源一司机醉驾交通肇事逃逸致他人死亡,找人“顶包”被民警识破
南方PLUS 2022-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