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壮族青年作家连亭散文集《个人史与太阳鸟》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来自文学界、出版界的嘉宾与热心读者齐聚一堂,本次活动由作家出版社主办,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协办。

连亭原名廖莲婷,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在《中国校园文学》《民族文学》等发表作品逾百万字。曾获《民族文学》年度奖、《广西文学》年度佳作奖、丰子恺散文奖等,被评为“千年传说杯”2018年度壮族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集《南方的河》。《个人史与太阳鸟》是连亭继《南方的河》后的第二部散文集,汇聚了她对珠江流域山野百姓、城乡打工者、乡村艺术家等“江湖儿女”的细致摹写。连亭曾获《民族文学》年度奖、丰子恺散文奖、全国打工文学奖银奖等多项荣誉,其作品以“细节丰沛、情感真挚、视角独特”广受好评。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在致辞中指出,作家出版社一直将扶持青年作家、发掘文学新锐作为核心责任,此次推出连亭的散文集,经历了从作品征集中发现其文学天赋、编辑参与选题策划与散文集打磨,再到《个人史与太阳鸟》出版的全过程,正是作家出版社“陪伴式扶持”的生动缩影。连亭以壮族青年作家的独特视角,将珠江水系边的成长经历、城乡辗转的观察,化作满含温度的文字,极具生活质感。她以“个人史”写透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完成了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时代答卷,体现了当代青年作家应有的担当:不回避苦难,不渲染悲情,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挖掘人性的光辉,传递向上的力量。

从珠江畔小渔村走出的壮族青年作家连亭,将这部散文集比作“时间之树”,希望为父老乡亲、江湖儿女镌刻生命年轮,记录曾真实、疼痛、倔强而又生生不息地活着的岁月。希望能在文字中有美好的相遇,鼓励写作者尽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但终会有属于自己的光亮。
分享会环节,文学界嘉宾围绕作品展开深入交流。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评论家石一宁指出,连亭散文视角独特,语言深沉跳脱,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并置,精神信仰贯穿苦难,豪情隽永,展现“永远爱这并不完美的世界”的文学信念。《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从生命的重量、情感的重量、文字的重量三方面称赞其作品难能可贵,认为连亭的文字生发于自然,节制真诚。《民族文学》副主编、评论家杨玉梅认为《个人史与太阳鸟》是连亭以丰富的经历写就的精神还乡书,以90后视角为乡土中国立传,卑微人物内心有光,太阳鸟象征希望;文字沉静激情,冷静叙事中涌动人世深情,献给故乡与时代的温暖赞歌。评论家李美皆表示连亭把苦难当药吞下,化蛹成蝶——“我写出来了,就超越了”。她笔下那位让太阳升在铁轨尽头的伟大父亲,把底层尊严与高贵爱火铸成“太阳鸟”,照亮三代人:不怨苦、不自怜,用冷静文字点燃“人间值得”。
青年作家侯磊称赞连亭的散文特别有力量,一位好的散文家要有阅历,有学识,有个性,要在行文中有技法和艺术创新,这样全面的作家非常难得,而连亭就是这样的一位。责编李娜认为连亭的文字干净、真诚、冷静、超越、有韧性,能读到一群身边人的悲喜人生,更有一代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互动环节,读者向连亭提问:如何保持整本散文审美一致?她回答“随情感自然流淌,不设计”;诗人云影问“疼痛书写是否克制?”她坦言“平日难言,只能托付文字”。
此次首发式的举行,不仅让更多读者认识了这位“扎根生活的青年作家”,更让《个人史与太阳鸟》中“普通人的坚守与时代的温度”得以传递。正如徐峙所言:“扶持青年作家,就是扶持文学的未来;出版优秀作品,就是为时代留存精神财富。”未来,作家出版社将继续加大对青年作家、基层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佳作,让文学成为连接个人与时代、温暖人心的桥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 贺梦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