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在“AI赋能与数据安全”分论坛上,北京电信副总经理孙健说,让数据安全为AI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据悉,“AI+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自上线以来成效显著:新入网涉诈率连续三个月下降,累计降幅达45%。
△北京电信副总经理孙健
“我们持续优化算力网络,提升‘数据+AI’技术服务能力,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孙健说,“同时,也在不断完善AI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生态协同,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实现‘数智共生’,让安全为AI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在AI加速融入千行百业的同时,AI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北京电信创新构建了“预警-测评-防护-运营”四位一体的大模型安全中枢。依托中国电信独有的网络运行监测与威胁情报能力,该中枢可实现对网络威胁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精准预警,全面护牢安全底线。
“我们正为首都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提供安全、可信赖的大模型防护治理体系。”孙启仁表示,北京电信着力构建一张有韧性、有张力、可持续演进的AI安全防护网,为首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推动AI技术在各领域“跑得快”更“行得稳”。
在反诈战场上,源头防控是关键。据介绍,北京电信创新打造“AI+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覆盖入网全流程,从证件风险评级、系统研判标记到异常行为监控、多波次实人核验,实现了各渠道的风险一体化管控,形成端到端的涉诈防控闭环。
其创新亮点在于,通过AI风险评级与高危画像识别替代人工经验判断,全周期精细化管控实现“源头可控、过程可溯、风险可防”。同时,通过系统化风险标记与跨渠道信息共享,提升协同处置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平衡了风险防控、用户体验与合规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 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