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问题,重点群体和领域已明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5 11:00

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式在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宣布大赛闭幕,河南省省长王凯致闭幕辞,第四届全国技能大赛承办省浙江省省长刘捷承接会旗。

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技能人才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人社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数量仍然不足,占比长期不高。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今年5月,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

如何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总结而言,就是让技能人才有待遇、有前景、有价值感。

第一,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提升工资待遇。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第二,畅通上升渠道,扩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推出“新八级工”制度,并规定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营造技能型社会的浓厚氛围。例如,这次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主题是“技能照亮前程”。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在24日举行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将“技能照亮前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题,在各项具体工作中都要体现这个主题、唱响这个理念,使之深入人心,积极营造“技能成才人生同样出彩,一技之长照亮美好前程”的社会氛围。

为培养技能人才,国家接连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其中,举办赛事是重要抓手。

“十四五”期间,我国构建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发展,每年带动近千万人次参与技能培训竞赛活动,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建。

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是竞赛体系内的龙头。据介绍,大赛设置了106个竞赛项目,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3275名裁判参加大赛。经过3天的比赛,348名选手获得10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另外还设置有“参赛团最佳选手奖”“西部技能之星奖”“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

这些成绩是对技能人才的指引与激励,也有效带动社会大众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此基础上,我国还主动承接举办世界级赛事。

2026年9月,我国将在上海举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这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举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吴礼舵说,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提升了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2026年我国在上海举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如何把大赛成果转化为推动技能人才发展的有力举措?

吴礼舵介绍,接下来将聚焦两个重点: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摸清培训就业意愿,开展针对性培训,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聚焦先进制造、生活服务等用工急需紧缺和容量大的重点领域,摸清用工需求,分行业、分领域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弥补技能人才缺口,着力解决“有活没人干”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 周超

相关阅读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3-09
山西构建三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科技日报 2024-12-02
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09-27
勇立世界潮头,尽显“技能中国”强大实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经济日报 2024-09-18
广西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技能人才总量达834.55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4-07-16
建好高技能人才蓄水池
经济日报 2024-06-24
拓展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经济日报 2024-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