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CCF中国计算艺术大会开幕 探讨计算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5 10:39

9月23日晚,首届CCF中国计算艺术大会在济南开幕。作为计算艺术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的领军人才,探讨计算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探索。

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艺术分会、山东艺术学院联合承办。大会的主旨报告由大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主任李小兵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嘉宾、众多专家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前沿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教授做了题为《音乐计算智能量化与认知研究进展》的报告,讲述了音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最新进展。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肖向荣教授则分享了题为《技术,艺术与人——AIGC时代舞蹈的突围》的报告,探讨了舞蹈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带来了题为《央美&计算艺术》的报告,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科技成果,深入探讨了美术与计算艺术的结合。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则发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语境下的科技艺术》的报告,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在科技艺术领域开辟新天地。

除了主旨报告,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CCF计算艺术分会主任李小兵等学者分别做了开幕式特邀报告,内容涉及“深入学习新质生产力伟大思想创新发展新时代文化原创力”“AI时代艺术院校的坚守与变革”以及“艺术与新质生产力”。此外,大会还同步举办了8场专题论坛和3场论文宣讲,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美术、设计、影视、动画、戏剧、医疗健康等多个前沿交叉领域。

大会特别推出的“电子音乐马拉松”于9月23日在线上直播,成为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音乐盛会。88部展演作品涵盖了人工智能生成音乐、现场电子音乐、交互音乐、算法作曲、互动视听表演、合成器演出和多媒体音乐等多种形式。众多跨学科作品拓展了电子音乐的边界,涉及声学建模、脑波交互、量子听觉等前沿领域,充分展示了计算艺术在声音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与创意潜力。

同时,计算艺术展也与大会同期举办,收到来自国内外近200件有效投稿,涵盖机械装置、交互装置、人工智能艺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数学艺术、数字雕塑、交互游戏、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最终,38件作品获得“入围”资格,57件作品获得“选播”资格。展会期间,现场将评选出“最佳作品奖”。其中,山东省科技馆展区展期为9月23日至25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将持续至10月,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感受计算艺术魅力的机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 刘忠禹

相关阅读
共话“科技赋能文艺创作” AI代替不了艺术家的思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5
将艺术融入自然 首届生态环境与造型艺术季在昌平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9
北京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首届AI艺术展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9
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创新融合在福建泉州展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5
场景深度融合 北京以数字技术重构消费 | 聚焦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论坛”将举办 | 聚焦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1
AI艺术创新联盟成立 人工智能艺术·红树林宣言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7
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类脑计算如何开启AI与HI深度融合新纪元?
第一财经 2025-0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