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 吉林西部:昔日盐碱地 今朝丰收田
新华社 2022-10-13 23:00

金秋十月,吉林省大安市的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当地农民抢农时、忙秋收,确保颗粒归仓。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10月12日摄)。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曾被称为“八百里瀚海”。这是在大安市拍摄的嫩江畔的稻田(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摄)。

近年来,吉林省利用农业科技进行盐碱地治理,昔日盐碱地已成为今日米粮川和粮食产量新的增长点。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10月12日摄)。

这是在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拍摄的稻田(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摄)。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2日摄)。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大安市太山镇万山村旁的田野(10月11日摄)。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2日摄)。

在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成群候鸟在稻田上飞过(10月11日摄)。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在稻田旁行走(无人机照片,10月12日摄)。

这是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拍摄的水稻(10月12日摄)。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手捧收获的稻谷(10月12日摄)。

在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收割机在田野间进行收割作业(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摄)。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10月12日摄)。

图文/新华社

编辑/ 胡克青

相关阅读
昔日盐碱地 秋日绽斑斓
新华社 2025-10-21
视窗|昔日盐碱地 秋日绽斑斓
新华社 2025-10-20
视窗|甘肃敦煌:盐碱地变棉花田
新华社 2025-09-27
视窗|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新华社 2025-09-10
微生物治理盐碱地成效初显
科技日报 2024-09-04
多方探索发展甜高粱产业用好盐碱地
新华社 2024-04-09
中国首次实现重度盐碱地种植蕨麻
中国新闻网 2024-03-23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求是网 2023-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