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凉山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5 16:5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6项。11月15日,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四川·凉山篇将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20:0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总台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歌手吉克隽逸将在欢腾灵动的甲搓舞、三彩流光的彝族漆器、锦绣华美的彝族服饰、窑变天成的会理绿陶、热烈奔放的彝族火把节等20余项特色非遗中,沉浸式感受彝乡大地的文化根脉与创新活力,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解锁凉山非遗的独特魅力。

甲搓

泸沽湖畔的甲搓舞,是摩梭人穿越千年的文化印记。在摩梭语中,甲搓意为“为美好的事物而尽情跳舞”。没有文字的岁月里,摩梭人通过歌舞记录生产生活的故事,祖祖辈辈的耳濡目染,让每个摩梭人从小便深谙其道,整齐划一的舞步中,藏着他们对传统的坚守,承载着转山转海节延续千年的文化底蕴,成为这项非遗最本真的魅力所在。

如今,在保留核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流行音乐元素与甲搓舞相融合,加快节奏的同时也增强了感染力。甩裙子的新动作替代了传统背手舞步,更显自由灵动;艳丽轻巧、穿脱便利的服饰,让舞蹈更贴合当代审美与传播需求。此外,甲搓舞还登上文旅舞台,成为游客与当地人共赴的文化之约,让团圆的暖意跨越山海,也用“以舞为媒、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方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奔赴。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早期彝族先民就地取材,用桦木、漆树汁制作器物,既满足了生活需求,又渐渐发展出独特的审美风格。走进凉山彝族人家,常会见到色泽明艳的漆器——餐盘、酒具、收纳盒,这些日常器物上,黑、红、黄三色的经典搭配鲜明夺目,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图案在器身舒展,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生活的写照。

随着时代发展,彝族漆器正以新的面貌走进大众视野。除了传统的餐具、酒具,工匠们还设计出漆器首饰、家居摆件等文创产品,让漆器融入现代家居生活。曾经只在彝族人家中常见的漆器,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凉山州一张闪耀的文化名片。

彝族服饰及相关技艺

在凉山,彝族服饰是行走的文化符号,每一套服饰都承载着彝族的历史记忆,不同支系的服饰都有着独特的款式与纹样。

这些服饰的制作技艺,从纺线、织布到刺绣、银饰打造,代代相传。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是彝族服饰及相关技艺的重要环节,羊绒捻线纺织、羊毛擀制成毡,做成加什、瓦拉、百褶裙等彝族服饰必备单品;刺绣环节,绞线绣、裹布绣和贴布绣等技法灵活运用,绣娘凭借经验将自然景象转化为图案;银饰制作同样讲究,银料经过熔化、锻打、雕刻,制成项链、手镯、头饰,手工雕刻的花纹细腻立体,与柔软的布料形成刚柔并济的美感,尽显匠心。

设计师们将彝族服饰的元素提炼出来,融入现代时装设计,宽松的裙摆、精美的刺绣出现在T台上,让彝族服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如今,彝族服饰不再只是“压箱底”的盛装,而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界的文化桥梁,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

会理的山坡上,绿釉陶瓷的故事始于优质白泥与天然孔雀石。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以1260℃高温烧制出宝石般的温润釉色,叩之有金属般的清脆声响。在传承过程中,工匠们不断摸索改进烧制技艺,让绿釉的色泽更加均匀透亮,器物造型也愈发丰富多样,逐渐成为凉山陶瓷文化的代表。

匠人坚守天然原料配方,从制坯到上釉全程手工,让每件作品都带着独特的窑火印记。工匠们在保留传统绿釉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出简约风格的茶具、精致的装饰瓶,让绿釉陶瓷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在凉山的文创店里,绿釉陶瓷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古老的制瓷技艺也通过这些器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彝族火把节及相关项目

作为彝族太阳历中的重要节庆活动,彝族火把节源于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盼,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逐渐发展成为集歌舞、竞技、民俗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盛会。

作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重要环节,“朵乐荷”承载了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和节日欢庆,人们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摔跤比赛更是火把节的重头戏,参赛选手身着传统服饰,在赛场上角力,展现力量与勇气,围观群众的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节日里,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传递着欢乐祥和。

依托文旅融合,彝族火把节这一传统节庆成功转译为文化消费符号,据统计,2025年彝族火把节(月)全州共接待游客165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7亿元。火焰升腾,火光照亮的不只是夜空,还有一条非遗与文旅双向奔赴的锦绣长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 汪浩舟

打开北京青年报APP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大凉山戏剧节文创 舞台之外的另一种戏剧表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5
大凉山戏剧节启幕 仪式尽显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7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福建厦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4
《听,谁在唱歌》开播:于适领衔“寻乐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5
视窗 | “火把原乡”四川省布拖县欢庆彝族火把节
新华社 2025-07-23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凉山州冕宁县突发森林火灾系谣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6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探寻川蜀天府之地的非遗瑰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四川“铁路+文旅” 铁路成都局集团暑运发送旅客已超4000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8-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