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梓瑜
11月13日 星期四 晴
水是世间众生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历史上华夏大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导致南方易发洪涝灾害,北方干旱缺水。因此,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提议终于在1973年开始实施,而实现这一提议的工程就是丹江口大坝这一“世纪工程”。
今年有幸,借着“水润京华,缘起十堰”研学的机会一睹丹江口水源地风貌,作为北京二十中的一名初中生有幸站在丹江口大坝之上,眼前的景象让我心潮澎湃。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大坝像一位巍峨的巨人,稳稳矗立在江水之中,将滔滔江水驯服得服服帖帖。不仅如此,听讲解员说,北京城区喝的十杯水中有八杯来自丹江口,而且丹江口大坝既能发电又能通航,同时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供水任务,让千里之外的北京、天津等城市用上了清澈甘甜的丹江水。
而更让我震撼的是大坝背后是无数水坝建设者付出的汗水与智慧,还有当地老百姓为建设水库做出的牺牲。为了建设大坝,建设者们扎根深山,日夜奋战,用汗水和坚持铸就了这座“世纪工程”;为了保护水质,库区的人们放弃了自己熟悉的家园,默默搬迁到了异乡。我漫步在大坝的观景台,看着清澈的江水顺着输水渠道奔涌而去,我忽然明白,我们日常打开水龙头就能用到的清水,背后藏着这么多人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饮水思源的同时,我要向丹江口水源地建设者和丹江口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丹江口大坝就像一座连接南北的“水桥”,让水资源得到了更好的调配,同时它也是一座“心桥”,让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的工程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和付出,也让我懂得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今后,我不仅要践行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环保理念,更要学习为丹江口水利工程付出的那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二(7)班 王梓瑜
指导教师:徐志华
编辑/ 胡克青
校对/ 李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