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地铁房山线、1号线和八通线桥梁支座治理有序推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3 18:10

11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获悉,近期北京地铁公司协同各参建单位及各设备分公司,积极推进地铁房山线、1号线和八通线9处桥梁支座治理工作。

为何对桥梁支座进行治理?据了解,桥梁,作为地铁运行基础设施的核心构件,其功能至关重要。而支座,作为桥梁的“关节”,在连接桥梁的上部与下部结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桥梁支座是地铁运行的关键,保障平稳与安全。

本次治理工作需在地铁停运后的深夜“天窗期”开展,施工组织面临较大的时间压力与精度要求。为此,北京地铁公司提前开展现场勘查,细化施工组织方案,合理调配专业力量,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两条线路的治理任务在时间上存在交叉,其中房山线涉及4处,1号线和八通线涉及5处,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协调难度。

1号线八通线作业区段位于“极限小曲线”与“大纵坡”路段,需对重达300吨的百米连续梁体进行同步顶升。该区域桥下空间狭窄,支座下钢板已嵌入桥墩内部,取出难度极大。同时,部分桥梁上跨市政干道,无法通过破路拓展作业面,施工条件较为苛刻。面对多重挑战,北京地铁公司与项目团队密切配合,以技术创新实现突破:采用8点同步顶升系统,搭配液压千斤顶组成“钢筋铁骨”,实现梁体平稳抬升;对需治理的支座进行结构重新计算与优化设计,并结合中墩协同顶升技术,有效控制梁体位移。

北京地铁公司安排技术骨干全程把控,以毫米级精度监控顶升高度与轨道平顺度,确保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在房山线区段治理中,通过创新统筹作业面、线上线下团队高效配合,仅利用4个“天窗点”便完成了所有支座治理工作,工期缩短一半。

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北京地铁公司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与建设、设计、施工、监测等单位紧密协作。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互通等,实现施工全流程精细管控。施工期间,北京地铁公司组织监测单位利用实时传感系统,全程跟踪梁体姿态与轨道几何状态,确保及时反馈调整。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运营前复位检查”制度,保障每日首班车通行前,结构及轨道状态完全恢复正常,实现“施工不停运、安全无折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 周超

打开北京青年报APP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北京地铁15号线加站有新进展!新国展加站启动土建施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9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换装自主可控车辆系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7
北京地铁12号线有了5G-A网络|北京经济新航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1
服务返京大客流 北京地铁“七站两场”接驳线路延时运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7
视频可感知车内温度 北京地铁5号线车辆将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9
2024年北京地铁乘客平均乘车时间超40分钟 10号线客流量最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2
北京地铁公司完成S1线低速磁悬浮桥梁支座更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5
北京这条地铁线年内开通!记者探访
北京号发布 2024-0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