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国家疾控局:建设智慧化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3 15: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25年4月30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9月23日,国家疾控局举行“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修订情况。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我国正推动建设“人工智能+监测预警”应用场景,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建设智慧化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焦振泉介绍,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体系,建立监测哨点,拓展症状监测,强化联动监测、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要求细化预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向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必要时由政府发布预警;要求完善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各级疾控部门定期公布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公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确诊、疑似、死亡病例数量等信息。

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疾控局加强顶层安排,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制定指导意见,计划用6年左右时间,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一年来,我国聚焦规范化、多源化、智慧化,全力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其中,聚焦多渠道,实现多点触发。优化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的传染病数据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布局哨点医院监测网络,开展呼吸道、腹泻、出血、出疹、脑炎脑膜炎等五类症候群的常规监测,检测监测超过90种病原体,动态跟踪疫情形势和病原谱构成。布局监测站点,开展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城市生活污水监测,将监测关口前移到环境因素。布局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将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海关、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纳入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网络。通过强化哨点医院、监测站点和网络实验室3张主动监测预警网络,持续布局多部门协同、社会感知、全球疫情监测等多渠道,在人、动物、环境等领域相互贯通,实现多源印证和早期预警。

智慧工具的加持也在有效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国家、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安装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加强医防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确诊病例一键报告、阳性病例提醒报告和涉疫信息自动捕获。推动“人工智能+监测预警”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多维度监测预警指标、数据库和模型库,实现涉疫异常信号的自动触发、自动捕获、自动预警,提升辅助决策水平。

焦振泉表示,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进一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全力推进建设智慧化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重点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不断增强疫情早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 贺梦禹

相关阅读
服贸会|北京疾控:全球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平台已运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4
国家疾控局印发《传染病疫情预警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疾控局 2025-08-11
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新华社 2025-05-02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2
中疾控: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均由已知病原引起 未出现新发传染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2
天津海关:打造智慧化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4-12-17
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国家疾控局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2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将二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