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化贸易新生态 北京保税艺术区引领多项创新突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2 17:55

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核心承载区,北京保税艺术区(BSQ)自2025年以来,通过全链条创新激活文化贸易活力,围绕艺术生态构建、服务能级跃升和政策机制三大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文化贸易新生态加速成形。近日,大型艺术群展《群岛效应——从附近的消失到生态重建》作为第四届仲夏艺术季压轴展览开幕,不仅集中展现中外艺术交流成果,也成为北京保税艺术区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艺术生态多元赋能 构建文化交流新场景

本届仲夏艺术季以“筑光为景”为主题,分为定象、筑界、聚光三章节,由北京首文科文创置业有限公司统筹策划。自五月开幕以来,已成功举办《国际当代坦培拉邀请展及其论坛活动》《“多彩世界·创意中国”展览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多样性国际论坛活动》《本土质觉——岩彩绘画研究展》等三十余场展览、沙龙与公共教育活动,吸引近万人次参与,成功打造辐射京津冀的文化消费新IP。其中“多彩世界·创意中国”主题展览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多样性”国际论坛总策划杜浩教授于2025年7月22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致函表彰,对其在推动文化多样性保护与促进方面作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认可。

压轴展览《群岛效应》由策展人段少锋与渣克周联合策划,汇聚53位国内外艺术家的多元作品,以“群岛”为意象,深入探讨当代艺术在流动语境中的转型与重建。

同期举办的“BSQ 2025 仲夏艺术季年度派对”,创新融合工作室开放日、艺术工坊、跨界音乐演出等互动环节,构建起艺术家、收藏机构、公众之间的多层次交流网络。这一“展览+社交+体验”的复合型模式,显著增强艺术区的文化辐射力,推动艺术消费由“观赏型”向“参与型”转变,为文化贸易注入场景化、生活化动能。目前,北京保税艺术区已吸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空白空间、李可染画院艺术研修中心等多家知名机构入驻,初步形成“创作——展示——交易——衍生”的完整艺术生态链,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实践平台。

夯实贸易流通基础 全链条服务能级跃升

依托天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与区位双重优势,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在2025年重点推进文化贸易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升级,为国际文化资源流动提供坚实支撑。在物流方面,“北京—上海艺术班车专线”正式开通,依托专业艺术品运输标准,实现每周定期往返,大幅提升京沪两地艺术展品流转效率,推动长三角与京津冀区域艺术资源深度融合。

仓储服务同步拓展,基地计划新增4000平方米专业艺术品仓库,满足油画、雕塑、文物等多元类型的保税仓储需求,进一步完善“保税展示——仓储物流——交易交割”全链条服务。园区视觉环境也全面升级,由知名设计师及其团队“一千遍工作室”打造的全新导视系统与视觉标识正式启用,通过艺术化色彩与图形语言,深度融合园区美学与功能属性,显著提升国际艺术机构与访客的体验感,强化北京保税艺术区的国际品牌形象。

降低文化贸易门槛 创新载体与政策突破

为破解国际艺术机构在华发展的成本与服务难题,北京保税艺术区2025年重点推出“艺术之家”与“国际画廊招募计划”两大载体。其中,“艺术之家”项目立足于超过5000平方米的独栋空间,整合创作、展示、交流与交易功能,配备艺术沙龙区、定制工作室及专属管家服务,并提供政策咨询与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支持,致力于打造中外艺术家驻留创作的首选平台。

“国际画廊招募计划”则瞄准轻资产运营需求,规划约5000平方米独立展示空间,提供包括保税展厅、国际物流、藏家对接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凭借北京保税区政策优势,该计划以“拎包入驻”模式显著降低海外画廊设立初始成本,预计吸引10至15家国际优质艺术机构入驻,进一步巩固北京作为国际艺术交流枢纽的地位。

政策创新同步推进。今年6月,基地联合北京银行、国华担保推出“基于信用额度的关税保函”新模式,累计授信逾1300万元,通过信用评估替代现金保证金,有效缓解文化企业在保税展示中的资金压力;同时优化非保税货物进出区流程,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

助力文化“走出去” 打造国际合作新样板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充分发挥平台与纽带功能,多渠道支持区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以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为例,在基地的政策与资源协同下,该机构于2025年1月联合香港内地经贸协会在港成立“香港中外文物修复协会”,成功搭建起文物修复技术输出、人才共育与文化合作的国际平台,成为基地助推企业国际化、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的示范案例。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保税园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依托“三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持续深化文化贸易便利化改革。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扩展国际协作网络,推动更多高质量中外文化项目落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贸易平台,为北京增强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 李涛

相关阅读
依托保税艺术区平台 推动本土艺术当代创新与展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观展|第四届仲夏艺术季于北京保税艺术区拉开帷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7
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北京保税艺术区启动,北京文化艺术版图再添新地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市政协委员聚焦“两区”建设开展调研,魏小东参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02
天竺综保区政策优势持续释放 北京成海外文物回流主要口岸
中国新闻网 2022-12-02
文物进口数量占全国一半!政策创新激活北京文化贸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2-0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2-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