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还逝者以尊严,别让谣言成为二次伤害的凶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1 22:54

9月21日,北京警方发布通报,三起在演员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亡后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被查处。网络谣言不仅误导公众,损害个人名誉,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警方依法严打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对“靠吃人血馒头博取眼球”的行为零容忍,对那些空口说白话、只为“博出位”“吸流量”的造谣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有力的震慑。

网络世界中,热点事件每天都在吸引着万千目光,让人们忍不住关注、讨论。理性讨论不仅能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维视野,还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构建清朗网络生态,就是要让网络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有益平台,而非滋生谣言和罪孽的温床。

于朦胧是很多人所熟知的青年演员。对于他的意外坠亡,惋惜、痛心、难以置信都是人之常情,但利用人们的同情与善良,捏造事实、歪曲解读、蓄意炒作、博取流量,就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即便是匿名发言,也要以理性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1亿,互联网普及率近80%,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上网也早已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获得信息、表达观点的日常。持续深化网络生态治理,重拳整治造谣传谣突出问题,坚决涤荡污浊有害信息,营造清朗有序、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空间,既是捍卫人民群众权益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造谣传谣搅浑公共空间、污染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不仅有违道德伦理,甚至还会触碰法律底线,承担法律责任。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守护网络空间的清朗清澈,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悲剧发生后,还逝者以尊严,还家属以安宁,也是每一个普通旁观者的道义与良知。

清朗网络不容污染,法律权威不可践踏。不要让热点事件成为非法牟利的工具,不要让谣言成为二次伤害的凶器。这正是这起热点事件带给我们的冷静思考。

文/索乙

编辑/ 李涛
校对/ 杨波

相关阅读
上海警方查处6名编造传播“竹节草”台风谣言的违法人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1
北青快评 | 别让网络谣言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绊脚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6
查处3.1万余人!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网络谣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19
查处3.1万余人!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网络谣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19
假冒人大被举报性骚扰教授发致歉函 一网民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1
“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为谣言 警方:系教育公司人员为博眼球招揽生意发布 已被拘留5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7
北青快评 | 整治网络谣言需要唱好“三部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新疆公安打击网络谣言通报整治网站平台170余家次
法治日报 2024-03-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