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更懂患者的集采,是民生温度与市场理性的双向奔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1 19:36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日前对外发布。从“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到新增“复活”机会,从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到严打围标串标,这场覆盖435种药品的“国家团购”,正悄然完成从降价优先到精准惠民的关键一跃。

药品集采的本质,从来不是便宜药的单向输出,而是民生需求与市场规律的对话艺术。过去七年,4.6万家医疗机构的报量数据里,藏着最真实的用药痛点:80%的报量细化到具体品牌,说明患者需要的不仅是“有药”,更是“对的药”;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等特殊品种带量比例下调,传递出不是所有药都越便宜越好的清醒认知;儿童适宜剂型价格放宽,则回应了“小药片也要有大讲究”的民生细节。这些调整让集采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本质上是把患者的需求清单写成了规则的核心条款。

但懂患者绝不止于满足需求,更要守住底线。此次规则明确要求投标企业具备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生产线通过GMP符合性检查,且两年内无违规记录——这不是给企业设门槛,而是给药品质量上保险。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便宜必须以安全有效为前提。正如专家所言,报价相同的企业,优先选择未发生重大工艺变更的。这一细节背后,是对质量稳定性的敬畏:药品的疗效,藏在生产线的每一次合规操作里,藏在原料药的每一份质检报告里。集采要挤水分,但不能挤掉质量,这是民生底线,更是市场良心。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规则在“防内卷”与“反围标”上的制度创新,实则是在构建一个更健康的医药生态。过去,部分企业为中标赔本赚吆喝,导致低价药断供、高质量药退出的怪象;更有企业结成价格同盟,用围标串标扭曲市场。此次规则将股权、管理关联企业视为“一家”,用“首告从宽”打破利益同盟,用“价差控制锚点”限制超低价竞争,本质上是在告诉市场:靠歪门邪道赢不了,凭真本事才能站得稳。当规则让“劣币驱逐良币”变成“良币驱逐劣币”,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才会真正被释放——企业愿意在研发上投入,患者才能用上更先进的药。

从降价到惠民,从覆盖到精准,药品集采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好的民生政策,既要“接天线”——遵循市场规律、保障行业发展;更要“接地气”——回应患者需求、守住质量底线。当规则越来越懂患者,当国家团购真正变成患者红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药价的下降,更是一个社会对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

药品的终极价值,不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而是患者拿到药时那句踏实的“能吃”。

文/王志高

编辑/ 李涛

相关阅读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央视新闻 2025-09-20
药品集采:药价降了,质量也要跟得上
新华社 2025-01-05
多项纪录刷新!第十批集采上海开标:涉62个品种,多款注射液拟中选价低于1元
澎湃新闻 2024-12-13
第十批集采今日开标,集采“新十条”将带来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 2024-12-12
6分钱一片的集采二甲双胍质量好吗?国家医保局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4-02-28
41种药品采购成功 覆盖多个治疗类别 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看点解读
新华社 2023-11-08
国家医保局:集采中选仿制药临床疗效与原研药相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国家医保局:集采中选仿制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