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乳腺疾病中,乳腺导管瘘虽不如乳腺癌、乳腺增生那般广为人知,却也是困扰部分女性的常见问题。它常表现为乳头周围反复红肿、流脓,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炎或皮脂腺感染,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今天,我们就从疾病本质、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全面科普乳腺导管瘘,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乳腺导管瘘?
乳腺导管瘘,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并发瘘管,是一种发生在乳腺导管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乳腺导管因各种原因出现扩张、炎症,进而破裂形成瘘管 —— 瘘管一端连接乳腺导管,另一端可能开口于乳头周围的皮肤表面,导致分泌物(如脓液、淡黄色液体)反复溢出,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这种疾病多见于 30-40 岁的非哺乳期女性,少数哺乳期女性或男性也可能发病(男性发病多与乳腺发育异常或导管堵塞相关)。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导管瘘并非肿瘤,也不会发生癌变,但其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及时规范治疗。
二、为什么会得乳腺导管瘘?
乳腺导管瘘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医学研究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乳腺导管扩张:这是最核心的诱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女性乳腺导管会出现生理性扩张;此外,乳腺导管内分泌物淤积(如分泌物黏稠、排出不畅)、导管壁退行性改变等,也会导致导管扩张。扩张的导管会破坏导管壁的完整性,使导管内的分泌物(含有细菌、炎症因子等)渗入周围组织,引发慢性炎症。
2.细菌感染:扩张的乳腺导管容易滋生细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大量繁殖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导管壁坏死、破裂。当炎症穿透乳腺组织到达皮肤表面时,就会形成瘘管,出现反复流脓的症状。
3.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导管堵塞:先天乳腺导管发育异常(如导管狭窄、畸形),或后天因素(如乳头凹陷、乳腺外伤、长期挤压乳房)导致导管堵塞,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长期淤积会引发导管炎症,进而发展为乳腺导管瘘。
4.免疫因素:部分研究表明,乳腺导管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免疫功能下降时,身体对炎症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导致慢性炎症迁延不愈,促使瘘管形成。
三、乳腺导管瘘有哪些典型症状?
乳腺导管瘘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慢性、反复发作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乳头周围红肿、疼痛:发病初期,患者会感到乳头及乳晕周围皮肤发红、肿胀,伴有轻微胀痛或刺痛感。这种症状可能会在劳累、免疫力下降或月经前后加重,休息后可能暂时缓解,但容易反复。
2.乳头溢液:瘘管形成前,患者可能先出现乳头溢液,溢液颜色多为淡黄色、灰白色,质地黏稠,部分患者溢液可能带有血丝(需与乳腺癌的血性溢液鉴别,后者多为单侧单孔溢液,且无明显炎症表现)。溢液量多少不一,有时仅在挤压乳头时出现。
3.瘘口流脓、愈合困难:随着病情进展,乳头周围皮肤会出现一个或多个细小的瘘口,瘘口会反复流出脓液或淡黄色分泌物,有时伴有异味。瘘口愈合后,短期内可能再次破溃流脓,形成 “愈合 - 破溃 - 再愈合” 的恶性循环,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4.乳房肿块:少数患者在乳晕下方可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肿块大小不等(多为 1-3 厘米),边界不清,按压时可能伴有疼痛。肿块其实是慢性炎症组织增生形成的,并非肿瘤,但若长期不治疗,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
5.全身症状少见:乳腺导管瘘多为局部慢性炎症,一般不会引起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如果瘘口发生急性感染,导致炎症扩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如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四、如何诊断乳腺导管瘘?
由于乳腺导管瘘的症状容易与乳腺炎、乳腺脓肿、皮脂腺囊肿感染等疾病混淆,因此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发病时间、症状特点、发作频率)、既往病史(如是否有乳头凹陷、乳腺手术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观察乳头是否凹陷、乳晕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瘘口,触摸乳房是否有肿块,挤压乳头是否有溢液,并检查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通过初步检查,医生可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
2.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瘘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准确率高的特点。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导管的扩张情况、瘘管的位置和走向、周围炎症组织的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脓肿,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
3.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于病情较复杂、瘘管位置不明确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检查时,医生会将造影剂注入乳头的导管开口,然后通过 X 线或 CT 扫描观察造影剂的分布情况,从而清晰显示导管扩张的程度、瘘管的形态和分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检查:取瘘口流出的分泌物进行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细菌、白细胞等,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类型,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血常规检查:若患者伴有急性感染症状,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5.病理检查:对于疑似乳腺导管瘘且与乳腺癌难以鉴别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取乳房肿块或瘘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 “金标准”,可以明确病变性质(排除肿瘤),确诊乳腺导管瘘。
五、乳腺导管瘘该如何治疗?
乳腺导管瘘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消除瘘管、防止复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决定。
(一)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感染期或病情较轻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如手术)创造条件,无法彻底治愈疾病。
1.抗生素治疗:若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伴有明显红肿、流脓,医生会根据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口服或静脉注射,控制感染。一般用药疗程为 1-2 周,感染控制后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局部护理:患者需保持乳头及乳晕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挤压乳房。若瘘口有分泌物渗出,可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防止分泌物淤积加重炎症。
3.热敷:在炎症缓解期,注意是缓解期,患者可每天用温热毛巾(温度约 40℃)热敷乳头周围,每次 15-20 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手术治疗:根治乳腺导管瘘的唯一方法
手术治疗的核心是切除病变的乳腺导管、瘘管及周围慢性炎症组织,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复发。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乳腺导管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瘘管单一的患者。手术时,医生会沿着病变导管的走向,切除从乳头开口到导管末端的全部病变导管,同时切除周围少量正常组织,确保病灶清除彻底。术后伤口较小,恢复较快,一般 1-2 周即可愈合。
2.瘘管切除术:若患者已形成明显的瘘管,医生会将瘘管及其周围的炎症组织完整切除,必要时可进行一期缝合,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复杂的瘘管(如多分支瘘管),可能需要分次手术,或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引流伤口内的渗出液,防止感染。
3.乳晕区乳腺组织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多个导管受累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手术时,医生会切除乳晕区及其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彻底清除所有病变导管和炎症组织,降低复发风险。这种手术方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可能会影响乳头的感觉或哺乳功能(非哺乳期患者影响较小),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遵医嘱定期换药、复查。一般来说,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较高(可达 90% 以上),复发率较低,是乳腺导管瘘的首选治疗方式。
六、如何预防乳腺导管瘘?
乳腺导管瘘的发生与乳腺导管堵塞、炎症密切相关,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保持乳腺导管通畅、减少炎症发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
1.日常注意乳头及乳晕周围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
2.避免用力挤压乳头或乳房,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防止导管损伤或堵塞;
3.若乳头有外伤(如擦伤、裂伤),需及时清洁消毒,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二)纠正乳头凹陷
乳头凹陷是导致乳腺导管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发现乳头凹陷(尤其是先天性凹陷),应尽早纠正:
1.轻度乳头凹陷可通过手法牵拉改善:每天用手指轻轻牵拉乳头,每次 10-15 分钟,坚持数月,可使乳头逐渐突出;
2.中度或重度乳头凹陷,可使用乳头矫正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或在青春期、妊娠期进行矫正,避免成年后导管堵塞引发炎症。
(三)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1.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乳腺导管分泌物的黏稠度,防止淤积;
2.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四)定期乳腺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1.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尤其是 30 岁以上、有乳头凹陷或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可及时发现乳腺导管扩张、炎症等问题;
2.若发现乳头溢液、乳头周围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发展为乳腺导管瘘。
七、常见误区解答
误区 1:乳腺导管瘘会癌变,必须切除乳房?
真相:乳腺导管瘘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不会发生癌变。治疗时无需切除乳房,通过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和瘘管即可根治,多数患者术后乳房外形和功能可基本保留。
误区 2:乳头流脓就是乳腺炎,吃点抗生素就好?
真相:乳腺炎(尤其是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也会出现乳头流脓,但多伴有高热、乳房胀痛明显,且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而乳腺导管瘘多为慢性反复发作,抗生素仅能控制急性感染,无法根治,需手术治疗。因此,乳头流脓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再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误区 3:乳腺导管瘘手术后一定会复发,没必要手术?
真相:乳腺导管瘘手术后是否复发,与手术方式、病灶清除是否彻底、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若选择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术后做好伤口护理,复发率可控制在 10% 以下,并非一定会复发。相反,若长期不手术,病情会反复发作,可能导致乳房组织破坏,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总之,乳腺导管瘘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乳腺炎症,只要大家正确认识疾病,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选择规范的治疗方式,术后做好预防和护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复乳房健康。
文/王丽(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