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上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运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分中心主要服务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区域,负责协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综合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事前事中相关研发指导、咨询受理、审评沟通等技术服务,承担相关注册核查、巡回检查等工作。
京津冀鲁已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2021年以来,累计获批创新药34个,占全国16.2%;获批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68个,占全国25.7%。2024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8415亿元,占全国28.3%。在京设立京津冀分中心、更好地服务京津冀鲁四地,是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内容,必将有力促进四地医药健康技术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分中心的成立是国家药监局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促进区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一定会以此次挂牌为新起点,充分利用区域内创新能力突出、人才资源汇集的优势,建立科学、高效的区域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区域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保护公众健康贡献力量。
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签署了京津冀分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从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等7个方面开展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建立完善科学高效专业的区域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工作体系,推动跨区域跨层级药品监管协作,为药品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将京津冀分中心打造为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平台、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合作平台、服务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平台,锻造监管科学领先、创新转化高效、安全治理韧性强、区域协同紧密的区域化药械审评检查新标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 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