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织四季、香山藏“信笺”……9月21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40余处“小而美”赏秋花境,以多元主题与创新设计,为市民游客打造浪漫诗意的秋季游园体验。如今,颐和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已迎来第一波秋季赏花潮。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位于颐和园的“耕织春华秋实织染湖光山色”中式花境,将江南烟雨与农耕文化相融。花境以粉、蓝、金、白四色花材,诠释“春织萌发、夏织锦绣、秋织丰盛、冬织素藏”的四季主题,展现四季更迭、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同时,植物搭配上选用紫花丁香、荷包牡丹等本土花卉,以及松、竹、梅等承载人文意蕴的植物,辅以青瓦、木桩等自然材料,在蚕神庙、古桑林等景观节点中构建沉浸式画卷,尽显中式园林的雅致古朴之美。
香山公园佳日园的“金风信笺”花境颇具巧思——艺术信封与明信片造型的主景搭配专属“打卡椅”,红枫作前景,国庆菊、三角梅等20余种应季花卉与彩叶树群为背景。花境北侧的秋叶橱窗还与九三阅兵观礼椅巧妙融合,待深秋时节,金黄的银杏落叶如信笺般洒落,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在此交相辉映。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各市属公园的花境均亮点纷呈:北京动物园“万生之缘”花境设置5个植物主题观赏点,搭配天安门广场观礼椅与“彩蝶之舞”地面彩绘,已成为热门打卡地;景山公园“日月照京华景上更添花”花境,借万春亭远景为衬,用3800余株花卉与梅花鹿装饰共同营造出野趣十足的氛围;玉渊潭公园“彩色星河”造景则别出心裁,以10色丝线打造“彩虹”、球状花簇模拟“行星”、渐变花丛勾勒“星云”,构建出梦幻场景,而宇航员、AI机器人等元素的融入,更注入了满满的科技活力。
据悉,此次推出的花境均结合公园自身特色,运用借景、框景等传统造园手法,融入文化元素与创新理念,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秋日休闲赏景的多元选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 汪浩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