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星耀昌平•才创未来”2025昌平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启动政策项目发布活动举办。活动以“引、聚、创、融”为主线,聚焦以才引才、昌聚工程、青创示范、一体融合四个板块,集中发布启动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活动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同步启动。昌平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15家高校,昌平实验室、北生所、北京脑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布了四项政策项目。
昌平区还与13所高校联合发布启动了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首批52个项目、142名硕博士开展一线实训;持续实施“科技副总”引才政策,新一批57位来自2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揭榜挂帅”,以课题领衔牵头人身份,与57家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U35培苗资助计划”,首批给予来自10家高校、科研院所的15名青年科技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启动职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项目,组织10所在昌职业院校,联合22家企业,围绕生产需求,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作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单位,昌平区再出新政策,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北青报记者获悉,自4月份全市率先发布以来,1155名青年人才享受政策奖补,青年人才新设企业同比增长46%,青年就业人才同比增长4%。在此基础上,会上又集中发布启动了一批试点政策。“昌聚工程”开设青年人才专项赛道,41名人才获评;15名青年人才获得基础支持;百名硕博士校地联合培养、千名大学生实习见习、万名高校学子走进昌平;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昌平赛区开始预热,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 贺梦禹
